第524章 朝堂(1 / 2)

庆帝的说完了东疆的应对,又转过头看向前列的几位皇子,表情玩味的开口道:“你们的皇兄纵使公然反叛,可从以往的战绩来看,亦是称得上一时豪杰。初建时仅凭奴隶乞儿拼凑的几千兵马,西出贺州入西邙腹地,转战千里从无败绩,回程之中平楚州,定郓州,可以说三战定基业。入京都途中受险,三千兵马一战伏杀赤炎军,皇城之外力斩供奉院,平推龙鱼卫,大殿之上视储君为枷锁,一飞之下俯三州之地,收权势平军政,为了磨合军队定军心,转战景国,以一己之力助景国度过覆国之威。而今更是振军威,兴兵戈剑指中原,不知你们可有自醒,若是你们如对方一样,能否有今日。”

庆帝的话让几位皇子心里莫名,一个忤逆之子公然反叛之臣,为何从父皇的话语里,却听出了不一样的傲然,这番话说给自己听,又有何深意?

庆帝扫了一眼几人脸上的神色,眼里的失望一闪而过,对于这几个皇子往日的作为,自己的御书房暗室里,摆着厚厚的一摞案卷。

拉拢官员、勾连世家,利用皇子的身份插手地方事务,巧取豪夺为祸地方,可以说这几位皇子中,若是依照律法,能活下来的估计不剩几个。

庆帝的话让皇子莫名,同样也让大殿里的臣子们感到了怪异,且不说当初的太子殿下如今已是反叛,就是从以往的种种迹象来看,两人之间似乎也有着一些裂痕。

而庆帝对皇子这一番话,又有何深意呢?不止臣子在猜测,皇子们亦是心思百转,自古以来帝王的话,臣子都是用恭敬来倾听,用揣测来体会,一句话里藏着多少的信息,都得在心里分出轻重缓急。

庆帝缓步走回御阶,却毫无君主威仪的一撩龙袍后摆,坐在御阶的台阶上,眼神平视殿中群臣:“往日高高在上,已经许久没有站在各位的角度,来看问题了,朕不知道从哪一刻起耳边听到的,都是花团锦簇国泰民安的贺词,看到的都是承表赞颂祥润频出;遭灾了没人告诉我百姓易子而食,要银子了恨不能连国库里,能刮出几钱都算计的一清二楚;往日征战功勋卓着,为了承君臣之谊高官厚禄,功高权重了侵占土地盘剥地方,却忘却了当初为何而战。曾经大殿之上立凌云之志,有生之年励精图治清廉为官,多年之后营私结党徇私舞弊,可还记得当初那殿上的匾额下,还回荡你当初的誓言。朕登基十九年,庆国一步步走到今天,四野望去,亦算是国富兵强,朕期盼着朕的下一代帝王,能把朕的功绩承表上天时多为赞誉!何曾想过朕还在自允圣主明君的时候,朕的太子却告诉朕,陛下您醒醒吧,看看您治下的国度吧,是啊,我需要好好看看自己的国度了。”

庆帝缓缓地起身,目视启泰身后的御史中丞,肖朔望道:“肖朔望,你替朕出京好好看看,未乱之际为祸地方,杀!畏敌不前荒芜政务者,杀!借战乱横征暴敛,杀!兵部刘彰,吏部李集,刑部严守随行,调御林军三千随行,赐含章剑,先斩后奏之权。”

肖朔望忙整理衣袍躬身领旨,待肖朔望四人回到队列,庆帝缓步向前走到武将队列的最前方,对着队列最前方的一位老者,拱手道:“还请老国公走一趟,巡查各州大营,折冲卫,查军备,查兵额,朕想知道,我庆国百万强军,如今到底如何,是不是军械破腐,兵额参差,是不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老者一怔又随即躬身一礼:“遵旨!”

庆帝指指老者身后的一众将领:“要哪位将军随行,您尽可点将出行。”

老者回首凝望,少许后开口道:“凌仕即可。”

庆帝看向凌仕,对方躬身施礼,庆帝缓缓地开口道:“一路照顾好镇国公,调凌云卫两千骑兵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