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的提议,再次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这些年来,无论是融合西羌,还是吞并高句丽和扶余两国,说是国土部在管辖,实则具体治理过程中,绝大部分都是要依靠内阁下属各部的。
当初,蔡成明言,担心内阁初建,压力太大,才将国土部置于皇权之下的。
如今,内阁已然成熟了起来,国土部也应该回归了。
于是,于皇权下设置战略司,负责制订、审议大汉各个方面发展战略的提议,以及国土部回归内阁属下的提议,获得了一致的赞同,也算是通过了。
然后便有人问道:“可这与不让成公子脱离朝政有何关系呢?”
“呵呵呵呵……”荀彧一阵坏笑。“敢问诸公,大汉战略司司首的位置,该由谁来坐呢?”
众人都欢快地笑了起来。
能主管整个大汉发展战略的,还能有他人吗?当然非成公子莫属。
天下师是做什么的?自然是为大汉发展指点江山的。
蔡成有些恼怒地瞪着荀彧。
荀彧这是利用整个朝廷的力量,来压迫他成为战略司司首,而且让他无法拒绝,真是太坏了。
可荀彧根本不看成公子那个方向,自顾自地继续烘托气氛。
“诸公以为,这战略司司首该是何等级别呢?”
“当然是与丞相同级。成公子既是天下师,又是帝师,而且还要负责制订、审议整个大汉,包括军事方面的战略,如此重任,非与丞相同级不可吧?”
一阵喧嚣,就算是通过了,蔡成也被套上了缰绳,必须要为整个大汉发展负责了。
蔡成连反对都无法反对,只能接下。
当然,蔡成提出,要由戏忠来做他的副手,而且日常皆由戏忠负责,大家也同意了。
毕竟事先确定的战略司司首便是戏忠。
野史中所说的“戏志才不亡,郭嘉不出”,在蔡成搅动之后的大汉,已然不存在了。
当前,戏忠在战略司,郭嘉在兵部军情司,这一对好友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至于原来蔡成的兵部尚书之职,自然是由何山接任。
酒菜上桌,众人安坐,有关内阁、兵部、战略司等系列事情,终于告了段落。
就在大家共同向刘协敬了第一杯酒之后,荀彧提议,回到之前的原本话题:说说海军与瀛州。
于是,管笃又把之前说过的,简明扼要地又说了一遍。
谁知道,那些阁老和各部尚书对海军的存在兴趣不大,反而对当前海军已经收复了瀛州,大感兴趣,问题也是接连不断。
首当其冲的问题,自然是为何要收取瀛州。
管笃解释道:
“收取瀛州的目的有三:
“其一,是巩固大汉东部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