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民军出青州时,可没有什么战术经验。
可蔡成编撰的《战术手册》中有啊。
《战术手册》中,几乎把冷兵器时代的各种战术都罗列了出来,打洞、火攻、火防、水攻、水防、土攻、土防……,无数类别的攻防战术,应有尽有。
而且训练营出营考核的一个必然项,就是背诵《战术手册》。
教官们会在那么多册的《战术手册》中随意抽取,让你背诵。
只要不能熟背之人,就不能出训练营,多训练一年再说吧。
而在取火折子之人被射杀之前,在那个都尉喊出“就在这里放火”时,一支弩箭便射穿了他的心口。
看着不断有人倒下,然后便翻滚下山,樊稠的亲卫才算知道,敢动的话,真的会死。
他们中的多数人,也和樊稠一样,在子母谷中,品尝过封堵他们的那些娃娃兵,在悬崖峭壁上飞来飞去,随时用箭矢射杀山谷中露头之人。
此时,更是知道了护民军的箭术已经达到鬼神莫测之境。
瞬间,剩下的人全部双手抱头,大喊“愿降”。
如果这不是陡峭的山坡上,他们肯定都已经跪下来了。
此时此刻,武关内的樊稠,却有些坐立不安。
按时间推算,今天他的一千亲卫已经抵达了埋伏位置。
而今天的谷风又是向东吹的,正是砍断木架、倾泄滚木擂石和易燃物的大好时机。
可他从一早就立在武关城头,一直都快望到中午了,也没有看到山上起烽烟,更没有听到滚木擂石倾泄而下的轰鸣声。
他只是看到护民军的大营前,无数人在忙碌着。
不用看,樊稠便知道护民军这是在组装攻城器械。
明明谷风是向东吹的,自己的亲卫为何没发起打击呢?
难道他们在山顶上的风是向西吹的吗?
这也不对呀。
他们出发前,樊稠便已经叮嘱了两个都尉,看谷风的风向,不能看山顶的风向。
因为山顶的风向与山谷中的风向,完全可能是不一样的。
要确切地判断山谷中的风向,只能观察山谷中护民军旗帜飘扬的方向。
难道他们在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所以迟到了一天?
可又能遇上什么困难呢?
雍凉两州大旱无雨,导致地处雍州边缘的武关这边的雨水也很少。
这几天,都是万里无云。
所以不可能是因雨而误了行程。
那又会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呢?
樊稠又从中午等到天色变暗,还是没有看到烽烟,没有听到滚木擂石倾泄的轰鸣。
樊稠一边走下城头,一边在内心中安慰自己。
“明天!明天一定会看到山上烽烟,听到护民军的鬼哭狼嚎!”
整整一夜,樊稠都是这样暗自念叨着。
他想睡,可他无法睡踏实。
在榻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全部都是华阴县对战赵云和被封堵在山谷中的场景,那么憋屈,那么耻辱……
他祈祷着明日谷中的风向如他所愿,他渴望着明日天亮后,能够烧穿十里护民军营,能够让他一雪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