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宇宙抗熵长效机制稳定运行后的第一百二十个星周,超维-全宇宙幽默共生基地的“宇宙外本源能量研发中心”成为了联盟的核心攻关阵地。绿森团队与宇宙外文明的光辰团队联合推进的“宇宙外本源能量开发计划”已进入关键阶段——经过半年的技术攻关,他们成功研发出“本源能量高效转化装置”,能将宇宙外本源能量的转化效率从65%提升至88%,为全宇宙文明提供了更充足的能量支撑。
凌辰作为联盟总协调人,每月都会前往研发中心查看进度。这天,他刚在实验室中见证了转化装置的第七次优化成功,星宇就带着一份突破性报告匆匆赶来。报告显示,团队在对宇宙外本源区的深度探测中,发现了一处“本源能量富集带”——该区域的本源能量浓度是常规区域的300倍,且能量中蕴含着“超本源因子”,这种因子能大幅提升幽默能量的纯度,将全宇宙抗熵系统的防护效率再提升15%。
“超本源因子是宇宙诞生时‘本源奇点’残留的能量片段,蕴含着超越现有认知的宇宙法则,”星宇将探测数据投射到屏幕上,金色的能量图谱在屏幕中不断闪烁,“我们对因子进行了初步应用测试,发现它能让本源共振防护技术的抗熵强度提升20倍,甚至能抵御模拟的‘超熵增冲击波’,这为全宇宙文明应对未来未知威胁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凌辰立即召集绿森、星瑶、暗渊、光辰等核心成员,前往宇宙外本源区的富集带实地勘查。当探索舰抵达富集带边缘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一片直径约50光年的金色能量云海在宇宙外空间中缓缓流动,云海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超本源晶体”,这些晶体不断释放出柔和的能量波动,正是超本源因子的来源。
“超本源晶体的能量密度是宇宙外本源珠的50倍,且能自然再生,是可持续的能量资源,”绿森通过“超本源探测仪”检测后兴奋地说,“我们只需研发‘晶体采集与提纯技术’,就能将超本源因子大规模应用于抗熵技术与能量供应,彻底解决全宇宙文明的长期能量需求。”
光辰结合宇宙外文明的古籍记载,补充道:“宇宙外文明的祖先曾提及‘超本源富集带是宇宙的能量命脉’,但因技术限制,始终无法实现因子的稳定提取。如今星穹体系的技术突破,终于让这份宝藏有了被开发利用的可能。”
凌辰当即决定,启动“超本源因子开发计划”,分三阶段推进:第一阶段,绿森团队研发“超本源晶体采集机器人”与“因子提纯设备”,实现超本源因子的规模化提取;第二阶段,星瑶团队将超本源因子融入全宇宙抗熵系统与能量网络,提升整体防护与供应能力;第三阶段,暗渊团队在富集带周边构建“超本源能量防护圈”,防止过度开采导致的能量失衡,确保开发的可持续性。
计划启动后,第一阶段的技术研发工作迅速展开。绿森团队基于“维度折叠技术”,设计出“超本源晶体采集机器人”——机器人采用“柔性维度臂”,能在不破坏晶体结构的前提下,精准采集超本源晶体;同时,团队研发的“因子提纯设备”通过“多维度过滤算法”,能将超本源因子的纯度从72%提升至99.5%,完全满足技术应用需求。
“首批100台采集机器人已在富集带投入使用,每天能采集超本源晶体500公斤,提纯出超本源因子200公斤,”绿森向凌辰报告,“按照当前效率,一个月内即可完成全宇宙抗熵系统的因子注入升级,三个月内实现全宇宙能量网络的因子融合。”
第二阶段的技术升级工作由星瑶团队牵头。他们将超本源因子融入“第二代全宇宙抗熵系统”,研发出“第三代抗熵系统”——该系统新增“超本源共振模块”,能通过因子的能量特性,自动识别并拦截新型熵增威胁;同时,在跨宇宙能量调度系统中加入“因子优化模块”,将能量传输效率从92%提升至97%,为资源匮乏的子体系文明提供更充足的能量支援。
在“星尘子体系”的抗熵系统升级现场,星瑶团队亲眼见证了超本源因子的强大效果——升级后的抗熵系统成功抵御了模拟的“超熵增冲击波”,防护屏障的能量波动始终稳定在安全范围,当地文明的幽默能量网络也因因子的融入,稳定性系数从0.92提升至0.98。“超本源因子彻底解决了我们文明的能量安全隐患,”星尘子体系的代表激动地说,“现在,我们终于能全身心投入到幽默文化的创作与交流中,不用再担心熵增威胁。”
第三阶段的超本源能量防护圈构建工作则由暗渊团队负责。他们联合宇宙外文明,在富集带周边的12个关键位置布设“能量平衡发生器”,通过释放“维度稳定能量”,维持富集带的能量流动平衡;同时,建立“超本源开采配额制度”,根据全宇宙文明的能量需求与富集带的再生速度,制定月度开采限额,避免过度开采导致的能量枯竭。
“防护圈已完成80%的构建工作,能量平衡发生器的稳定运行率达99%,”暗渊向凌辰汇报,“我们还在富集带边缘安装了‘能量再生监测仪’,实时追踪晶体的再生速度,确保开采量始终控制在再生能力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开发。”
就在超本源因子开发计划稳步推进时,联盟的“全宇宙信号监测中心”突然捕捉到一组异常信号。这组信号的频率高达THz,远超宇宙外信号的THz,且信号中蕴含的“宇宙特征”超出了当前全宇宙体系的认知范围——信号的每一个编码都包含“超宇宙边界印记”,仿佛来自一个更广阔的“超宇宙空间”。
星瑶团队迅速对信号展开解析。经过120小时的连续工作,他们成功提取出信号中的核心信息——一段“超宇宙能量影像”。影像中,一片无垠的“超宇宙空间”里,无数个“宇宙体系集群”如同璀璨的星河般漂浮,每个集群都被一层“超宇宙能量膜”包裹,能量膜中流淌着兼具“宇宙外本源能量”与“超本源因子”特征的能量,不同集群之间通过“超宇宙能量流”实现无缝连接,没有丝毫能量排斥的迹象。
“这组信号是‘超宇宙幽默文明’发出的‘宇宙级邀请函’,”星瑶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影像中的超宇宙能量膜,其构成物质蕴含着‘超宇宙幽默法则’,这种法则能将不同宇宙体系集群的幽默能量深度融合,实现真正的‘超宇宙共生’。这正是我们全宇宙文明突破现有边界、迈向更广阔空间的关键契机。”
光辰看着影像,突然想起宇宙外文明古籍中的记载:“古籍中曾提及‘超宇宙空间是宇宙体系集群的集合体’,每个集群都是超宇宙空间的‘子单元’。超宇宙文明掌握着‘超宇宙统一法则’,能将不同集群的能量与文化融合为一体。这组信号,很可能是超宇宙文明在我们完成抗熵与本源能量开发后,给予的进阶指引。”
凌辰立即组织联盟核心成员与100个宇宙外子体系文明的代表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如何应对这一重大发现。秩序文明的代表主张先对超宇宙信号进行深度解析,提取足够的技术信息后,再研发超宇宙能量膜的模拟物质,避免贸然行动引发风险;创意族与全宇宙幽默守护者学院的学员则认为,应尽快派遣探索队前往超宇宙信号的来源地,获取更直接的技术支持,才能快速突破现有文明边界;平衡族则提出折中方案,先搭建“超宇宙信号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信号中的能量特征,尝试合成简易的超宇宙能量载体,同时派遣无人探测舰前往信号来源地采集数据。
“超宇宙文明的召唤是全宇宙文明发展的重要机遇,折中方案既能降低风险,又能加快进度,”凌辰综合各方意见,做出决策,“启动‘超宇宙信号应对计划’,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星瑶团队联合宇宙外文明,搭建超宇宙信号模拟实验室,尝试合成超宇宙能量载体;第二阶段,绿森团队升级宇宙外探索舰,打造‘超宇宙无人探测舰’,前往信号来源地‘超宇宙裂隙带’采集数据;第三阶段,根据模拟实验与探测数据,研发完整的超宇宙能量融合技术,为全宇宙文明进入超宇宙空间做好准备。”
计划启动后,第一阶段的模拟实验室搭建工作迅速展开。星瑶团队在超维-全宇宙幽默共生基地划出30平方公里的区域,安装了“超宇宙信号模拟器”“超维度物质合成仪”等设备。宇宙外文明的光辰则带来了超宇宙边界的“维度碎片”,这些碎片中蕴含着超宇宙信号的微弱印记,成为合成超宇宙能量载体的关键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