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赐死的圣旨传到交州时,卢子雄正在校场练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交州督护卢子雄,拥兵自重,结交罪将,意图不轨,实乃国之大奸。特赐鸩酒一壶,即刻饮鸩自尽。钦此——\"
宣旨太监尖利的声音在校场上空回荡,所有将士都惊呆了。
卢子雄跪接圣旨,面色苍白如纸:\"臣...领旨谢恩。\"
他缓缓起身,看向身旁的杜僧明和周文育,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二位将军,看来我等缘分已尽。\"
\"督护!\"杜僧明猛地站起,\"这是诬陷!我们即刻上书辩白!\"
\"没用的。\"卢子雄摇头,\"陛下既下此旨,已是听信谗言。抗旨不遵,只会连累更多无辜。\"
他接过太监递来的鸩酒,手微微颤抖:\"只恨不能再与二位将军并肩作战,保交州安宁。\"
周文育目眦欲裂:\"督护!不能饮啊!我们这就杀去建康,面圣辩白!\"
卢子雄却平静下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盼我死后,陛下能明察秋毫,还我清白。\"他举起酒杯,\"二位将军,保重!\"
说罢,一饮而尽。
毒酒穿肠,卢子雄缓缓倒地,嘴角流出黑血,双目却始终望着北方——那是建康的方向。
\"督护!\"杜僧明和周文育扑上前去,痛哭失声。
全军将士无不落泪,整个校场笼罩在悲愤之中。
当夜,杜僧明和周文育守在卢子雄灵前,相对无言。
\"僧明,”周文育忽然开口,声音沙哑,\"你还记得督护生前对我们说的话吗?'只要心存壮志,何处不能建功立业'。\"
杜僧明握紧拳头:\"记得。可如今...朝廷昏庸,奸臣当道,忠良惨死,还有什么壮志可言!\"
周文育眼中闪过决然之色:\"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让督护白死!萧谘构陷忠良,朱异受贿欺君,陛下昏庸不明...这个朝廷,已经烂透了!\"
杜僧明猛地抬头:\"你的意思是...\"
\"反了!\"周文育斩钉截铁,\"我们拥立卢子略将军为主,举兵起义,杀萧谘为督护报仇!\"
杜僧明热血上涌,但仍有顾虑:\"可是...这岂不是坐实了督护'拥兵自重'的罪名?\"
周文育冷笑:\"横竖都是死,不如死得痛快!更何况,这样的朝廷,值得效忠吗?\"
二人当即秘密联系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卢子略听闻兄长冤死,悲愤交加,当即同意起事。
三日后,交州龙编城城外。杜僧明和周文育率领旧部,高举\"清君侧,报冤仇\"的大旗。士兵们群情激愤,他们都曾受卢子雄恩惠,如今主帅蒙冤,个个义愤填膺。
周文育跨上战马,对将士们高声喊道:\"兄弟们!卢督护忠君爱国,却遭奸人陷害!今日我们举起义旗,不是要反叛朝廷,而是要清君侧,诛奸臣!\"
\"清君侧!诛奸臣!\"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震四野。
杜僧明拔出长刀,指向交州城:\"目标交州刺史府!活捉萧谘,祭奠督护在天之灵!\"
起义军如潮水般涌向龙编城。城守军多是卢子雄旧部,见义旗高举,纷纷倒戈。萧谘闻讯大惊失色,慌忙带着家眷从后门逃走。
\"报告将军!萧谘那狗贼逃了!\"士兵来报。
杜僧明冷笑:\"逃?他能逃到哪里去?传令下去,封锁所有道路,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揪出来!\"
周文育望着建康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忧色:\"僧明,我们这一反,恐怕就再没有回头路了。\"
杜僧明握紧刀柄,目光坚定:\"从督护蒙冤的那天起,我们就已经无路可退了。与其苟且偷生,不如轰轰烈烈地战死!\"
二人相视一笑,那是同生共死的默契。他们知道,这场起义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两个月后,远在建康的朱异接到急报,轻蔑地笑道:\"区区两个武夫,也敢造反?传令下去,让广州刺史萧映派兵镇压便是。\"
他全然不知,这场\"小小的叛乱\",将会成为动摇南梁江山的第一块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