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杜、周反梁(1 / 2)

交州,大梁最南端的疆土,湿热瘴疠之地,历来是贬谪罪臣的所在。

杜僧明和周文育站在校场上,望着眼前操练的交州兵士,心中五味杂陈。想当年,他们都曾先后跟随\"白袍将军\"陈庆之北伐中原,横扫北方,何等威风!如今却因主帅兵败自尽,被贬到这蛮荒之地,担任交州督护卢子雄的部将。

\"周大哥,听说你见过洛阳城的梅花?”杜僧明忽然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

周文育苦笑一声,擦拭着手中的长枪:\"怎会不记得。那年冬末,陈将军带我们入洛阳,满城梅花盛开,百姓夹道欢迎,仿佛我们真是天兵天将。\"他的眼神黯淡下来,\"可惜...终究是镜花水月。\"

两人沉默不语,心中都涌起对旧主陈庆之的怀念。那位看似文弱实则用兵如神的将军,最终在江北兵败自尽,令所有白袍军旧部痛心疾首。

\"杜将军!周将军!\"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卢子雄快步走来,这位交州督护虽年不过二十,却已显露出不凡的气度。他身着轻甲,腰佩长剑,眉宇间既有书生的儒雅,又有武将的英气。

\"督护大人。\"两人连忙行礼。

卢子雄摆手笑道:\"不必多礼。俚人又在郁林郡作乱,刺史大人命我等即刻率军平叛。\"他看向二人,\"二位将军曾是陈庆之将军麾下猛将,此战还要多多倚重。\"

杜僧明和周文育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来到交州后,卢子雄从未因他们是贬谪之将而轻视,反而处处以礼相待,委以重任。

\"督护放心!\"周文育抱拳道,\"末将必效死力!\"

三个月后,叛乱平定。杜僧明和周文育屡立奇功,尤其在一次夜袭中,周文育单枪匹马冲入敌阵,生擒俚人首领;杜僧明则率一支奇兵绕到敌后,断其粮道。卢子雄亲自为二人请功,并在庆功宴上举杯道:\"有二位将军相助,实乃子雄之幸,交州之幸!\"

宴后,卢子雄单独留下二人,诚恳地说:\"我知道二位将军心有不甘。交州偏远,确非英雄用武之地。但请相信,只要心存壮志,何处不能建功立业?\"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杜僧明和周文育。从此,他们真心实意地辅佐卢子雄,三人成了莫逆之交。

——————

交州刺史府内,萧谘面色阴沉地看着战报。作为梁武帝萧衍的侄子,他本以为自己来交州任职不过是走个过场,镀层金就能回建康高升。没想到风头全被卢子雄抢走了。

\"又是卢子雄!\"萧谘将战报摔在案上,\"这些蛮夷也是没用,三万多人竟打不过五千官兵!\"

幕僚低声劝道:\"刺史大人息怒。卢督护确实善于用兵,加上有杜僧明、周文育这等猛将相助...\"

\"猛将?\"萧谘冷笑,\"不过是两个贬谪的罪将罢了!我看卢子雄刻意笼络他们,必有所图!\"

萧谘越想越觉得不安。卢子雄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士兵们甚至称他为\"交州守护神\"。长此以往,自己这个刺史岂不成了摆设?

\"拿纸笔来!\"萧谘眼中闪过阴狠之色,\"我要上书陛下,卢子雄拥兵自重,恐生异心!\"

幕僚大惊:\"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若无实证...\"

\"实证?\"萧谘冷笑,\"他在军中威望过高,就是最大的罪证!更何况他重用罪将,结交蛮首,哪一条不够治罪?\"

于是,一封封构陷卢子雄的密信从交州送往建康。信中极尽夸张之能事,将卢子雄描绘成一个拥兵自重、意图不轨的奸臣。

——————

建康城内,同泰寺深处。梁武帝萧衍正在佛堂诵经,香烛缭绕中,这位年迈的皇帝闭目捻珠,全然不理窗外事。

\"陛下,\"太监小心翼翼地上前,\"交州刺史萧谘有密奏呈上。\"

萧衍眼皮都未抬:\"交给太子处理吧。\"

东宫中,太子萧纲正在与文人雅士吟诗作对。接到密奏,他只是扫了一眼,便吩咐道:\"送去给朱侍中处理。\"

侍中朱异接到密奏时,正在把玩萧谘送来的南海珍珠。打开密奏,他的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好个萧谘,倒是会来事。\"朱异对心腹道,\"卢子雄拥兵自重?这话也就骗骗三岁孩童。不过...\"他掂了掂手中的珍珠,\"既然萧刺史这么懂事,本官也该帮帮他。\"他当即入寺求见萧衍。

\"陛下,\"朱异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交州督护卢子雄确有异动。他重用罪将,结交蛮首,恐生不轨啊!\"

萧衍皱眉:\"卢卿家世代忠良,岂会如此?\"

朱异早有准备:\"陛下有所不知,卢子雄在军中威望过高,士兵只知有督护,不知有刺史,更不知有陛下啊!此乃取乱之道!\"

萧衍沉吟片刻,他虽沉迷佛法,但帝王心术仍在:\"既如此,爱卿以为该如何处置?\"

朱异故作沉思状:\"不如...赐死卢子雄,以绝后患?\"

萧衍长叹一声:\"也罢。就依爱卿所言。可惜了一位将才。\"说完又闭上眼睛,继续诵经,仿佛刚才只是决定了一只蚂蚁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