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眯起眼睛,想起了这个名字——正是这个小兵在决战时单枪匹马杀入梁军大阵,砍倒了梁军先锋的旗帜,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窦毅,\"刘璟拍拍他瘦削的肩膀,\"从今日起,你做我的亲兵。\"
窦毅惊喜地抬头,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站在一旁的贺若敦却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这个刘桃枝刚得宠不久,现在又来个窦毅...
\"怎么,小贺若有意见?\"刘璟似笑非笑地看向贺若敦,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
贺若敦连忙抱拳:\"末将不敢。只是...\"他犹豫片刻,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疑虑,\"大王亲兵责任重大,这窦毅还是个娃娃...\"
\"年轻才好。\"刘璟打断他,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汉军就是要人才辈出。小贺若当年不也是少年从军?\"
贺若敦无言以对,只得应是。他瞥了眼兴奋得满脸通红的窦毅,心中暗道:\"小子,别高兴太早。战场上可不是光靠运气。\"
回到大帐,刘璟召集众将议事。军师刘亮、大将李虎、侯莫陈悦等人分列两侧。
\"荆北已定,只剩下郢州和樊城。\"刘璟指着地图上两个标记,\"我意已决,这两地交由北荆州刺史慕容绍宗负责。三日后,大军北返长安。\"
军师刘亮点头赞同:\"大王英明。我军已在外征战数月,将士思归,确实该休整了。\"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绣衣卫统领杨檦快步走入,单膝跪地:\"大王,紧急军情!梁主萧衍任命陈庆之为郢州刺史,襄州的五万遣返梁军正由水军运往郢州!\"
帐中顿时一片哗然。库狄干拍案而起:\"陈庆之?就是那个七千破三十城的白袍将军?\"
刘璟却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兴奋:\"好!好!看来萧菩萨还没被打服,把陈庆之都派出来了!\"
刘亮皱眉道:\"大王已滞留荆北一月,朝中事务堆积。区区陈庆之,不如让慕容刺史出战。\"
\"不可。\"刘璟斩钉截铁地摇头,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亮弟,陈庆之是我最欣赏的南梁名将。他肯出战,正合我意!\"
他大步走到帐外,望向郢州方向,战意凛然:\"传令下去,全军备战!我要亲自会会这位'白袍将军'。\"
刘亮还想劝阻,却被刘璟抬手制止:\"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有些对手,值得我亲自应对。\"他嘴角扬起一抹笑意,\"陈庆之,希望你宝刀未老。\"
——————
当夜,刘璟独自站在新野城楼上,望着南方的星空。他想起了六年前第一次与陈庆之交手的情景——那时他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将,而陈庆之已是名震天下的白袍统帅。
\"六年了...\"刘璟轻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这次,让我们堂堂正正地决一胜负。\"
与此同时,郢州城外,一队队梁军正陆续登岸。这些被汉军释放回来的士兵垂头丧气,眼中满是恐惧与迷茫。
陈庆之站在高处,望着这些溃兵,眉头紧锁。身旁的韦放低声道:\"将军,这样不行。这些兵见了汉军旗帜就会溃逃。\"
陈庆之沉思片刻,突然转身:\"去把我那件白袍取来。\"
\"白袍?\"韦放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将军是说...\"
\"就是那件。\"陈庆之眼中闪过一丝怀念,\"六年前北伐时穿的。\"
当夜,郢州军营中央竖起一面白色大旗。旗下一名白发将军身着旧白袍,手持长枪,肃然而立。渐渐地,越来越多的老兵聚集过来,他们眼中重新燃起了久违的斗志。
\"白袍军...\"一个满脸伤疤的老兵颤抖着跪下,泪水纵横,\"白袍军回来了!\"
陈庆之高举长枪,声音响彻夜空:\"儿郎们!六年前,我们七千人横扫中原!今日,让我们再创奇迹!\"
回应他的是震天的呐喊。远处,胡僧佑看着这一幕,不禁热泪盈眶。他忽然觉得,或许奇迹真的会发生。
夜风吹拂着陈庆之的白袍,猎猎作响。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将望向北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宿命中的对手。他知道,这可能是他军事生涯的最后一战,但他决心要打出最辉煌的一仗。
\"刘璟...\"陈庆之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嘴角露出一丝复杂的笑意,\"让我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天下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