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履新清江区代区长的消息,在明州市委、市政府两大院内,激起了层层涟漪,久久难以平息。
人们关注的焦点,并非周扬本人——他虽然年轻有为,但毕竟资历尚浅,一个偏远城区的区长职位,还不足以让太多人眼红心跳。
真正让无数人心潮澎湃、暗中活动的,是周扬离去后,留下的那个位置——明州市委书记郑仪的秘书!
这个位置,实在太特殊,太诱人了!
它不仅仅是“市委书记身边工作人员”那么简单。
在华夏的官场生态中,领导秘书,尤其是像市委书记这样一方诸侯的“大秘”,其隐性权力和潜在的发展前景,远超其本身的级别。
他是领导的“眼睛”和“耳朵”,掌握着最核心的信息流,是连接领导与外界最关键的那个节点。
他是领导的“挡箭牌”和“过滤器”,负责安排日程、筛选访客、处理许多不便由领导亲自出面的琐碎事务。你能不能见到市委书记,首先要过了他这一关。
他更是领导的“心腹”和“代言人”,很多时候,他的一句话,一个态度,甚至比某些部门领导的正式表态,更具有分量和指向性。
说得更直白一些,担任市委书记的秘书,就意味着你进入了明州权力运行最核心的圈子,拥有了接触最高决策层、积累顶级人脉的绝佳平台。
而且,这还是一个前途无量的“跳板”!
看看周扬就知道了!
跟了郑书记五年多,从一个普通的科级干部,一步登天,直接放到区长这样的正处级实权岗位上!
虽然清江区基础差了点,但那是主政一方啊!是无数干部奋斗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谁能接替周扬,成为郑书记的新任秘书,谁就很有可能复制,甚至超越周扬的晋升路径!
这种巨大的诱惑,如何能不让人心动?
一时间,明州官场暗流涌动。
符合条件的,不符合条件但觉得自己有门路的,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向市委秘书长、副秘书长打听消息、委婉自荐的;
有区县一把手,委婉地向郑仪或市委秘书长推荐自己手下得力的办公室主任;
有拐弯抹角找到与郑仪相熟的领导、希望能帮着递句话的;
甚至还有些背景深厚的,直接将电话打到了省里某些领导那里……
作为直接分管市委办公室工作的市委秘书长,王秘书长这几天可谓是“压力山大”。
他的办公室和手机,几乎成了热线。
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电话也接个不停。
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围绕着“郑书记秘书人选”这个话题。
“秘书长,听说周扬同志高升了?恭喜恭喜啊!郑书记身边这个位置可是至关重要,得找个靠得住、能力强的同志顶上啊!我们办公厅的小李,您是知道的,文字功底好,人也机灵……”
“老王啊,我有个侄子,在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工作了好几年,对上面的精神吃得透,规矩也懂,你看能不能帮忙推荐一下?”
“秘书长,郑书记新来的秘书定了吗?我们区里有个年轻干部,非常优秀,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
面对这些或直接或含蓄的请托,王秘书长经验老到,应对得体。
他一律打着哈哈,用“市委正在统筹考虑”、“要尊重郑书记本人的意见”、“最重要的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之类的官方辞令应付过去,绝不轻易表态。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个位置的人选,最终的决定权,百分之百在郑仪书记自己手里。
他这个秘书长,最多也就是根据书记的要求,提供一些符合条件的人选名单和建议,绝不敢,也不能越俎代庖。
他需要做的,是揣摩圣意,是确保推荐上去的人选,能够符合郑书记的用人标准和偏好。
那么,郑书记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秘书呢?
王秘书长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仔细复盘和琢磨着。
首先,政治绝对可靠,这是底线中的底线。
背景要清白,社会关系要简单,不能有任何可能给领导带来风险的隐患。
其次,能力要全面。
文字功底要扎实,毕竟要处理大量文件报告;办事要稳妥周到,有极强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口风要紧,严守工作纪律和保密规定。
第三,性格要沉稳低调。
郑书记不喜欢那种咋咋呼呼、心思活络的人。
秘书是服务岗位,需要的是默默奉献、甘于幕后,不能有太强的表现欲。
第四,最好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
周扬下去当区长,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郑书记对干部经历完整性的看重。
一个对基层情况有了解的秘书,更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