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477章 难以质疑,也质疑不了

第477章 难以质疑,也质疑不了(2 / 2)

“大家对周扬同志的任职安排,还有其他意见吗?”

郑仪见众人发言完毕,环视一圈,缓缓开口。

会场无人应答。

“好,那就原则通过。请组织部按程序办理。”

郑仪一锤定音。

周扬的任职,就此敲定。

秦胜继续汇报接下来的几个人事调整方案,都比较常规,讨论得很快。

所有人事议题结束后,郑仪喝了口茶,将会议引向了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议题。

“试验区’的初步构想。”

此言一出,会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凝重。

所有人都知道,这才是今天常委会的重头戏。

是决定明州未来几年发展方向的关键一役!

郑仪没有让秦胜汇报,而是亲自来阐述。

他简要介绍了这个构想提出的背景,主要是基于国家“十五五”规划导向、省委特别是徐志鸿书记的指示精神,以及明州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

然后,他重点阐述了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主要目标和需要探索突破的重点领域。

常委们都听得非常认真。

“……关于试验区的空间布局和实施路径,我初步有一个想法,提出来请大家讨论。”

郑仪走到了挂在墙上的大幅市地图前。

“我们是否可以考虑,采取‘核心区+联动区’的模式?”

他的手指,精准地点在了地图上的两个区域。

“将‘核心区’,划定在临川新区和市高新区这两个板块!”

“理由主要有几点:”

“第一,高新区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是现成的引擎;临川新区空间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具备承载大项目、实现产城融合的优势。两者相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第二,临川县委书记刘航同志,大局意识强,执行力强,能够有力保障核心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说到这里,郑仪特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组织部长秦胜的脸上。

“第三,陈匣同志在临川挂职副书记期间,表现突出,展现了很强的改革意识和操作能力。我的想法是,可以考虑由陈匣同志兼任这个即将设立的试验区管委会主任,依托临川新区平台,统筹核心区建设,并辐射带动高新区发展。”

“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发挥陈匣同志的长处,也便于与刘航同志形成合力。”

郑仪的话音落下,常委们的脸上,表情各异,但眼底深处,都迅速闪过一抹了然的光芒。

陈匣,那个从市委政研室下去、被郑书记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兼任试验区管委会主任。

刘航,那位在临川深耕多年、作风强硬的县委书记,全力配合。

这一连串的安排,环环相扣,意图明确,指向清晰。

这哪里是什么“初步想法”或者“提请大家讨论”?

这分明是市委书记经过深思熟虑后,已然成型的战略布局!

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精英,瞬间就洞悉了郑仪这番话语背后蕴含的真实意味。

这不是商量,是定调。

不是征询意见,是宣告方向。

所谓的“常委会讨论”,更多是履行一个必要的民主决策程序,是为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而不是真的要推翻或者大幅度修改一把手的核心意图。

这就是现实。

一把手的权力和权威,在常委会这种最高决策场合,是难以质疑,也质疑不了的。

尤其是像郑仪这样,刚刚经过党校深造、被省委寄予厚望、正式执掌一方权柄的强势书记。

他的意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代表着市委的意志。

短暂的沉默之后,市长张林率先打破了沉寂。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赞同之色,语气沉稳地开口:

“郑书记的这个构想,我认为非常好!”

他首先定了性。

“将核心区放在临川新区和高新区,定位精准,优势互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由陈匣同志来牵头负责试验区的具体推进工作,人岗相适,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和改革锐气!”

“刘航同志在临川根基深厚,有他坐镇保障,核心区的建设一定能顺利推进!”

张林的表态,几乎是完全复述并肯定了郑仪的核心思路,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意见。

这就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智慧。

既然无法改变,不如顺势而为,积极支持,将自己与书记的决策绑定,共同承担责任,分享可能的政绩。

张林说完,目光扫过其他常委,像是在引导气氛。

纪委书记赵庆隆紧接着发言,言简意赅:

“我同意郑书记和张市长的意见。试验区建设是大事,纪委将坚决履行职责,为改革保驾护航,确保在阳光下运行。”

他的表态,重点在于强调纪律和监督,符合身份,也表明了对这项工作的支持态度。

组织部长秦胜自然是全力拥护:

“郑书记的布局高瞻远瞩!陈匣同志在临川的表现有目共睹,由他来担此重任,有利于试验区的快速启动和高效运转。组织部坚决支持,并会做好相关的干部保障工作。”

其他常委见状,也纷纷跟进发言。

政法委书记表示要为企业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宣传部长表示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改革创新氛围;统战部长表示要调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积极性……

几乎所有人都从自己分管的角度,表达了支持和配合的态度。

整个讨论过程,呈现出一种罕见的“高度一致”。

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甚至没有人提出需要“再研究研究”或者“谨慎考虑”之类的缓冲性建议。

大家心照不宣,都明白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与一把手保持高度一致,是最明智的选择。

郑仪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脸上始终保持着平静的神色。

对于这种局面,他早有预料。

他提出这个方案,本身就经过了充分的权衡和准备,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非一时兴起的空想。

再加上他作为市委书记的权威,获得常委会的支持,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他要的,就是这种“统一思想、快速决策”的效果。

改革不等人,机遇稍纵即逝。

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高效执行他战略意图的班子,而不是一个争论不休、议而不决的论坛。

等到所有常委都发言完毕,郑仪环视全场,做了总结性发言。

他的语气沉稳而有力:

“感谢同志们的支持!大家的意见很中肯,也很有建设性。”

“设立‘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明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省委交给我们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明州实现转型升级、浴火重生的关键一招!”

“核心区的布局和人事安排,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任务更重,挑战更多。”

“希望同志们切实扛起责任,按照分工,密切配合,主动作为,共同把这项事关明州长远发展的大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

“市委办要牵头,尽快根据今天常委会讨论的意见,完善方案,形成正式文件,报省委审批。”

“各相关部门要提前谋划,主动对接,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