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永平结尾(2 / 2)

永平知府王昌听说翰林院修撰到访,心里不太乐意,但还是勉强出来见了一面。

“周修撰远道而来,辛苦辛苦。”王知府假意寒暄,“只是永平府近来水患严重,下官忙于救灾,若有怠慢之处,还望海涵。”话说得好听,态度却很轻慢。

周安正色道:“王大人,本官奉旨协理河工,巡查灾情。连日来见永平府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不知大人有何对策?”

王知府叹气道:“周修撰有所不知,本官已经竭尽全力。奈何灾情太重,朝廷拨下的钱粮有限,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周安冷笑:“哦?据本官所知,朝廷今年拨给永平府的修堤款项就有五万两,赈灾粮三万石。这些钱粮都用在何处了?”

王知府脸色一变:“这个……修堤用去一部分,赈灾用去一部分,剩下的……还在统筹安排。”

“是吗?”周安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那请大人解释一下,为何官仓中的存粮与账册记录相差甚远?为何修堤的款项拨给了几个空壳商行?为何灾民至今得不到有效救济?”

王知府敷衍道:“这……这一定是底下人搞鬼,本官一定严查。”

周安步步紧逼:“不必麻烦了,本官已经查清,永平府吏治败坏,上下勾结,贪墨朝廷款项,倒卖赈灾粮草,致使堤防失修,灾情加重。王大人,你难辞其咎!”

王知府恼羞成怒:“周修撰,你不要血口喷人,这里是我的地盘,轮不到你指手画脚。”最后更是直接威胁道:“周翰林这里可是永平府,一个小小翰林,怎么死的都会不知道。”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个声音:“那轮得到我吗?”

只见一位身着绯袍的官员大步走进来,身后跟着一队侍卫。

王知府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抚……抚台大人。”

巡抚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对周安笑道:“周修撰,你送来的证据本官已经看了,做得好。本官此次前来,就是要彻查永平府贪墨一案。”

原来周安早已将收集到的证据秘密送往张阁老。

张阁老见证据确凿,立即派了巡抚过来。

周安也是知道巡抚抵达了永平,他才敢来府衙对质。

在巡抚的主持下,永平府贪墨案很快水落石出。

王知府及其党羽被革职查办,贪墨的款项也被追回,用于真正的河工治理和灾民安置。

周安留在永平府,协助巡抚整顿河工事务。

他亲自勘察河道,制定治河方案,组织民夫加固堤防。

不到一个月,永平府的水患得到有效控制,灾民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上京。

景和帝看着张阁老呈上的周安奏报,连连点头:“这个周安,果然没让朕失望。小小翰林修撰,单枪匹马赴永平,竟能查出这般大案,整顿吏治,安抚灾民,实属难得。”

张阁老躬身道:“陛下圣明。周修撰年轻有为,胆大心细,确是可造之材。此次永平府之事,若非他雷厉风行,不知还要死多少百姓。”

景和帝沉吟片刻:“传朕旨意,周安协理河工有功,擢升为翰林院侍讲,赏银百两。待他回京后,朕要亲自召见。”

消息传到永平府,周安叩谢皇恩,心中却无太多喜悦。

他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难,深知官场腐败之害。

这次虽然惩办了几个贪官,但贪官依旧多,百姓依旧困苦。

离任那天,永平府百姓自发相送,万人空巷。

那个被周安救下的王老伯老泪纵横:“周青天,您是我们永平百姓的再生父母啊。”

周安扶起老人,感慨万千。踏上回京之路,周安望着远方,目光坚定。

无论前路如何艰难,他都将不忘初心,为民请命,做一个无愧于心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