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海啸(五)(1 / 2)

第217章海啸(五)

如果从这个角度解释,那么“波利尼西亚石像阵”为什么时灵时不灵也就不难理解了:石像巨大的身躯、深邃的眼眶、珊瑚和贝壳制作的眼睛,还有使用从地层深处挖出石料制作的帽子,都不是无用的装饰,而是仪式的一部分。

“波利尼西亚人‘给出’的能量是什么?”洛书:“采集石料、雕刻石像,还有搬运和‘种在地里’,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人往往是学得越多,越发觉自己的无知。洛书此刻的感觉也是如此:原本以为已经“初窥门径”的连山学,忽然又变成了一片迷雾。

如果仪式和献祭的背后都是能量的交换,那么“能量”究竟是什么?

黎鸣霄关心的问题则更直接和现实:“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石像阵还能够起效吗?”

虽然布置在实验田周围的石像阵能延缓作物的基因改变,但如果希望像复活节岛那样抵御海啸,需要的能量就不是一个量级了。

“我不认为神在乎雕刻是手工的还是机械化的,”程玖不信“心诚则灵”那一套:“从‘逆熵’的角度,石料变成了石像,既然是‘等身复刻’,那么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但她接着又无情地指出,“不过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不知道有没有发生过献祭。”

石像是仪式,但如果复活节岛上“石像阵”的威力,是波利尼西亚人通过献祭达到的,那么白牙岛将无法复刻。

献祭是不可能献祭的——倒也不能说死,如果供奉猪头可以达成目的,也不是不能搞一搞……

但献祭的本质是什么?

“关键不是献祭——关键是‘能量’。”洛书反应过来:“两千多年前,生命是最珍贵的能量,所以我们的先祖沉迷活祭。但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我们能够掌握的能量,比两千年前高何止几个数量级?”

她继而提出:“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能不能献祭?电能可不可以献祭?”

黎鸣霄震撼了一下,觉得有点道理,但又有哪里奇怪:“……什么科学献祭?”

经过连山委员会批准,洛书和程玖火速撰稿,起草了一篇名为《论连山仪式和献祭中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的观点文章,发布在连山论坛以及和《生存指南》一起内置在“丧尸Go”中(也可以作为电子书下载)的《连山观点》杂志。

因为事态紧急,《连山观点》已经成为当前发表论文最草率的杂志,审稿极其宽松,基本上只要自圆其说就能发表,如果后续发现错误再撤稿,因此封面和扉页都一再强调:“仅为撰稿人观点,切勿轻信”。

至于连山论坛,那就更不用说了,仅仅几个月前,论坛还有大量网友分不清连山学和连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