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 第683章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第683章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1 / 2)

“四曰:孩童读书免炭费!孩子是咱们的未来,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读书!只要是村里的孩子,读书的炭火,咱们免费供应!”

几个老者激动地抹着眼泪,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五曰:守根人世代记名!谁要是为咱们的炭火出力,为咱们的百姓着想,他的名字,就要刻在石碑上,世世代代被咱们记住!”

陈皓念完,祠堂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五条约定震撼了。

这不仅仅是约定,更是承诺,是希望,是未来!

“这不是我写的,是你们用命试出来的!”陈皓再次强调,声音铿锵有力。

这时,人群中,拄着拐杖的柳婆婆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她满脸皱纹,眼神却异常明亮。

“陈掌柜说的对!这五条,都是咱们用命换来的!老婆子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也该为子孙后代做点什么了!”

柳婆婆走到黄麻纸前,颤抖着拿起一旁的朱砂笔,在末尾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柳氏,阿柳。”

她的名字,虽然歪歪扭扭,却像是一颗火种,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热情。

“我签!”

“我也签!”

“算我一个!”

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涌上前,在黄麻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份信任,一份希望,一份力量。

陈皓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感动。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用火五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当天晚上,北岭村以及周边十三个村,都响起了清脆的锣声。

“铛!铛!铛!”

锣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那是村民们自发宣读《用火约》的信号!

与此同时,在皓记酒馆的后院,李芊芊正伏案疾书。

煤油灯下,她的身影显得格外专注。

她将这些年来皓记酒馆收集到的账册和情报记录,一点点整理出来,编成了一本厚厚的书册——《民生炭事辑要》。

这本书,分为“毒炭案录”、“窑工名录”、“育苗图谱”、“商路契约”四卷,详细记录了这些年来,百姓们在炭火上遭受的苦难和抗争。

李芊芊特意在扉页上写了一行字:

“历史不是官修的,是活人一笔一笔记下的!”

数日后,这本《民生炭事辑要》被秘密送往了“明心书院”,作为教材的底本。

书院的学生们开始抄录传播,甚至有寒门子弟以此为蓝本,撰写了一篇《庶民火政论》,在民间书肆悄然流行。

南陵府衙内,周文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行着他的“约制试点”。

他宣布,凡是签署《用火约》的村落,都可以优先获得官库的白炭补贴,并且免除三年“炭税附加银”。

这一举措,无疑触动了南陵府那些豪绅的利益。

他们纷纷跳出来反对,联名上告周文远“擅改祖制”。

面对豪绅们的指责,周文远毫不畏惧,当庭回应道:

“祖制若有‘害民之火’,那便该由子孙来改!”

更巧妙的是,他命衙役将《用火约》刻在了县学门前的石碑上,并将标题定为《南陵新约》。

百姓们对此称奇,士人们也议论纷纷,甚至有外地的学子专程赶来拓印,带回自己的家乡。

远在西山的沈瞎子,也收到了《用火约》的抄本。

他抚摸着胡须,脸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他命人将《用火约》改编成说唱词,在北方边境的军镇中流传。

歌词中有这么一句:

“将军帐里烧的是啥?若还是黑炭,你就别怪兵士不想家!”

边境的士兵们长期生活在苦寒之地,饱受劣质炭火的熏烤,许多人甚至因此失明。

听到这句歌词,他们感同身受,纷纷产生了共鸣。

一天晚上,一队戍卒竟然自行捣毁了营中的旧炉,用碎砖垒起了一个简易的“三通窑”,点燃了白炭取暖。

上官得知后,勃然大怒,想要惩罚他们,却被统领拦了下来。

“让他们烧吧,”统领叹了口气,说道,“至少睁着眼,能看见敌人。”

一夜之间,《用火约》像是一颗种子,在南陵府以及周边地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它不仅改变了百姓的生活,也悄然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风气。

陈皓站在北岭最高的崖上,眺望着远方的商道。

这几日商队往来更加频繁,不知道又将把“星火”传向何方。

这时,柱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皓哥,有消息了!”

陈皓转过身,眼神锐利。

“什么消息?”

柱子压低声音,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