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说因为姜子牙足智多谋,有的说因为商军倒戈,竟无一人能说到“民心”二字。
李斯在一旁暗暗心惊。
他偷偷看了眼泰然自若的太子嬴昭,心中暗道:
难怪天幕说秦太宗与众不同,这般见识,确实是从小就显露出来了。
若是其他公子,莫说三岁,就是十三岁也未必能有这般见识。
冯去疾更是直接感叹:“太子殿下天资聪颖,更难得的是皇后教导有方。
这般启发式的教导,便是臣等也未必想得到。”
始皇嬴政沉默良久,目光再次扫过底下的一众儿子,特别是在扶苏身上停留了片刻,最终缓缓开口。
“看来,天赋固然重要,后天的引导更是关键。”
他看向太子昭,和小十九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随即又掠过一众其他儿子时,不禁暗暗摇头。
这些儿子中,有的资质平庸,有的虽有小慧却无大智,与太子昭相比,确实相差甚远。
公子将闾忍不住低声对公子高说:“十六弟小时候就这么厉害吗?
我怎么记得他小时候也不怎么说话,看起来普普通通的。”
公子高苦笑道:“现在想来,那哪里是普通,那是在思考啊。
我们小时候只知道玩耍,十六弟却已经在思考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了。”
这一刻,殿内所有人都对那位深居后宫的皇后,以前的魏夫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原本以为她只是个幸运得宠的妃子,现在看来,她的智慧和见识,恐怕远超众人想象。
咸阳城中,百姓们也在热烈讨论着天幕中的内容。
各个茶肆酒馆里,人们都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刚才的见闻。
“原来太子殿下小时候就这么聪明啊!”
一个老农模样的男子感叹道,“两岁就能玩转那么复杂的玩具,真是神童啊!”
旁边一个士人接口道:“更难得的是皇后教子有方。
用历史故事启发思考,这种方法便是现在的教书先生也未必想得到。”
在城南的一家茶肆里,几个读书人模样的年轻人正在激烈讨论。
“皇后用历史故事启发太子思考,这个方法实在高明。”
一个青衣士子说道。
“是啊,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引导思考,便是现在的先生们也未必能做到。”
另一个白衣士子附和道。
“难怪太子殿下后来能开创盛世,从小接受的就是明君教育啊!”
第三个士子感叹道。
另一个角落里,几个工匠则对天幕中出现的玩具更感兴趣。
“墨家工匠做的玩具?难怪那么精巧。”
一个老木匠眯着眼睛说,“你们看见那个小院子没有,拼接得严丝合缝,手艺真不错。”
“要是咱们也能做出这样的玩具,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
另一个年轻些的工匠跃跃欲试。
“得了吧,那可是墨家的手艺,咱们哪学得来。”
第三个工匠摇头道。
在城西的一个小院里,几个妇人也在讨论着天幕内容。
“皇后娘娘真会教孩子,”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妇人说,“我以后也要学她,多给孩子讲讲故事。”
“可不是嘛,”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妇人接口,“你看太子殿下后来那么贤明,都是皇后从小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