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经》,对于拥有“百家杂学精通”的纪元来说,无异于博士生做小学算术题。
他要做的,不是展现自己能看懂,而是要用一种“天才的笨办法”去解读它。
第二天一早,陈道长再临柴房。
季浪指着书中的一句,用一种求知若渴的语气问道:
“道长,这里说‘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这……这就太难了。”
他用一种非常朴素的逻辑继续说道:“我看着我的心,它明明就在那里跳,怎么会‘心无其心’呢?还有这柴房里的柴火,堆得跟山一样,又怎么会‘物无其物’呢?”
不等陈道长开口,季浪又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像是在自言自语。
“我想了一晚上,是不是……是不是这个‘无’,不是‘没有’的意思?”
他拿起一根木柴,比划着说:
“比如这根柴,我心里想着它是‘木柴’,那它就是木柴。如果我想着用它来生火取暖,那它就是‘温暖’。
所以,这根柴到底是什么,不是它自己决定的,是我心里怎么想决定的。如果我心里什么都不想,不去定义它,那它是不是就‘物无其物’了?”
“所以……‘心无其心’,也不是心里什么都没有,而是不去想‘我有一个心在思考’这件事?”
季浪说完,抬头看着陈道长,眼神清澈而又迷茫。
“道长,我是不是……想错了?”
陈道长已经完全呆住了。
他站在原地,如遭雷击,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季浪那番粗浅却又蕴含着无上至理的话。
去定义!
对啊!万物皆有其名,皆有其相,皆因人心为其定义!
若人心不去定义,则万物返本归元,归于“空”,归于“道”!
这个困扰了他十几年的“观空”境界,竟然被一个烧火童子,用最朴素的“木柴理论”给一语道破了!
这不是普通的悟性,这是天生的道心!是传说中的“生而知之”!
“你……你没有想错!你全说对了!全对了!”陈道长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
这个消息,比上一次更加震撼,如同飓风一般席卷了整个道宫。
当消息传到洛雨衡耳中时,她猛地睁开了眼睛,一道精光一闪而逝。
巧合?
一次是巧合,两次呢?
一个不识字的烧火童子,先是用粗鄙的比喻点破“守静”的关隘,又在一夜之间自行悟通《清静经》的“观空”法门。
这世上,绝没有这样的巧合!
洛雨衡心中那熄灭的怀疑之火,再次熊熊燃烧起来,并且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猛烈。
她终于确定,这个叫季浪的少年,绝对有问题!
“传我的命令,让那个季浪,到清虚殿来见我。”
洛雨衡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她要亲自见见这个“妖孽”,亲自揭开他身上所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