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书说得轻巧!”
车骑将军董承皱起眉头:“那孙策骁勇暂且不说,那周瑜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等闲之辈难以与其匹敌。
如今朝中能征善战的大将,关羽在西凉,张飞、马超在并州,庞德在凉州,赵云在汉中,其余将领皆有防务在身,哪里还有大将可派往巴蜀?
若是派些庸碌之辈,怕是守不住巴蜀,反而会让孙策有机可乘!”
殿内顿时陷入争论之中。
支持接纳刘琦的大臣,认为其带来的兵马粮草能解燃眉之急,且拒之门外有损朝廷声誉。
反对接纳的大臣,则担忧刺激孙策,引发新的战事,让本就危急的局势雪上加霜。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天子坐在龙椅上,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越发纠结。
他看向一直沉默的大将军刘浪,立马有了主心骨:“皇兄,此事你怎么看?”
话音落下,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刘浪身上。
刘浪出班躬身道:“臣以为,朝廷必须接纳刘琦!此事关乎朝廷声誉、天下人心,断无拒绝之理!”
天子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哦?皇兄,此中有何缘由,不妨细细道来。”
刘浪缓缓起身,目光扫过殿内群臣,语气坚定而有力:“臣请陛下听臣分说。其一,关乎名正言顺,宗亲之谊。”
刘浪朗声道:“刘琦不仅是朝廷正式册封的荆州牧,更是汉室宗亲、故荆州牧刘表之子。
于公而言,他是陛下亲封的朝廷命官,如今势穷来投,乃是对朝廷的信任;
于私而言,他与陛下同出汉室血脉,有同宗之谊。若朝廷将其拒之门外,天下人会如何议论?
会说陛下容不下自家宗亲,容不下为朝廷效力的命官!
届时,不仅寒了天下诸侯之心,更会让那些本就摇摆不定的人,对朝廷彻底失望。陛下,此举关乎朝廷颜面,万万不可拒!”
这番话掷地有声,殿内不少大臣纷纷点头。
汉朝以“孝”治天下,宗亲之谊乃是重中之重,若是连刘琦这样的汉室宗亲都拒绝,确实有损天子与朝廷的形象。
天子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其二,关乎江东野心,虚实之策。”
刘浪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陛下,臣敢问一句——即便我等不接纳刘琦,孙策便真的不会出兵巴蜀了吗?”
“非也!诸位,孙策素有‘小霸王’之称,便可见其野心勃勃。
麾下更有周瑜为腹心,能谋善断;黄盖、韩当为羽翼,老成持重;甘宁、周泰、太史慈等为爪牙,勇冠三军。
如今他占据荆扬二州,兵强马壮,狮儿之势已成,早已对周边虎视眈眈,必欲择人而噬!”
刘浪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若曹操势弱,他定会挥师北上,攻略兖、豫之地;若朝廷露出软弱之相,他必然会趁机西进,攻略巴蜀!
是以,孙策是否攻打巴蜀,与我等是否接纳刘琦无关,只与朝廷的强弱有关!
如今朝廷情势危急,更应表现出强硬姿态。
朝廷不仅要接纳刘琦,陛下还应下旨申饬孙策,斥责其擅自攻打朝廷命官、侵占荆州之地的行为!
如此一来,既能彰显朝廷威严,又能让孙策摸不清我等虚实,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这番话直指要害,让原本反对接纳刘琦的大臣们也陷入了沉思。
是啊,孙策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即便没有刘琦之事,他也未必会放过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