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两路出兵(2 / 2)

嘉陵江的秋水拍打着城垣,映照着两岸对峙的旌旗,一场决定蜀地命运的博弈,正随着秋风悄然展开。

与此同时,伐蜀主力的先锋赵云、副先锋魏延已自汉中出兵,如同一把利刃直插剑阁。

魏延虽武艺超群,熟谙兵韬,屡立战功,却素来性情孤傲,不善交际,麾下将士虽畏其勇,却难感其恩;同僚之间,亦常因意气之争生隙。

而赵云则不然。其枪法冠绝三军,武艺之高,实乃当世顶尖。更难得者,其为人谦和持重,宽以待人,与将士同甘共苦,帐下无人不服。

每逢征战,既能身先士卒破敌,又能体恤部属,调和诸将矛盾,是以刘浪将魏延置于赵云麾下,正是取二人之长,补彼此之短。

刘浪此举,既有对二人能力的精准考量,更含深意:赵云武艺更胜一筹,可压住魏延的锋芒;其为人仁厚谦和,又能容魏延之傲,调和部曲关系,避免因魏延孤傲引发内耗。

而魏延的奇谋与勇力,亦可成为赵云先锋军的利刃,弥补赵云用兵偏于稳健之态。

这般安排,既让魏延的才华得以施展,又以赵云的沉稳加以节制,实乃人尽其才、互补相济之策。

二人配合默契,攻势迅猛,短短十日便兵临剑阁关下。

剑阁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地守军依托关隘拼死抵抗。

然赵云、魏延轮番强攻,昼夜不息,关楼多处受损,守军伤亡渐增。

急报传至成都,刘璋大惊失色,当即任命张任为主将,率三万精兵驰援剑阁。

张任乃蜀地名将,深谙山地作战之法,星夜兼程赶往前线,欲凭剑阁天险阻挡汉军攻势。

上次刘浪伐蜀,便是张任率军拦住刘浪,任凭汉军用投石机把剑阁砸的稀碎,张任依旧半步不退,一直坚持到汉军的粮道被断,不得不连夜退兵。

汉军撤回汉中后,张任作为蜀中的兵马大都督,不可能久居剑阁,便也返回了成都。

至此,刘浪的伐蜀布局已初步显现:庞德在西线佯攻阆中,牵制严颜所部;赵云、魏延在西线强攻剑阁,吸引张任主力。

两线呼应之下,蜀地兵力被迫分散,成都周边防务渐显空虚。而远在长安的刘浪接到战报,知前期部署已成,遂亲率中军自陈仓出发,向着剑阁方向推进。

一场旨在席卷蜀地的大战,已在秦岭南北的崇山峻岭间,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