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哀歌 > 第685章 定计破困局

第685章 定计破困局(1 / 2)

麃公注视着秦臻,指出了最核心、也最令人头疼的问题:“降卒为求家眷团聚,或为多得一份口粮,虚报、谎报家眷信息者必不在少数。

如何甄别?

派去的人远在敌国,人生地不熟,如何确认所接之人确系其家眷?

若有敌国细作冒充家眷混入,或降卒家眷中本就心怀怨恨、甚至是被列国暗中操控者,将其接来后,安置于我关中、河套等地,岂非埋下巨大隐患?此其一害也。

接来之后又当如何安置?

骤然涌入数十万妇孺老弱,住房、口粮、柴薪、管理,皆是重负。

若安置不善,反成隐患,更易引发降卒不满,甚至成为新的动乱之源。此其二害也。

接引家眷,本是仁政,若操作不当,反成引狼入室、自掘坟墓之举,不可不察。”

王贲和阿古达木也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此刻更擅长战场冲杀,对这种需要精细操作和承担巨大政治风险的任务深感棘手。

秦臻默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上那份关于家眷登记的初步名册。

名册上一个个名字、籍贯、亲属关系,此刻仿佛都化作了沉重的负担和无形的陷阱。

帐内烛火跳跃,映照着他沉静而深邃的眼眸。

那里面没有慌乱,只有深思熟虑。

这些问题,他早已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反复推敲。

嬴政将此重任交给他,并赋予“代王”之权,正是相信他能在这看似不可能的荆棘丛中,开辟出一条通往长治久安的血路。

良久,秦臻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打破了帐内的沉寂:

“诸公所虑,句句切中要害,皆为实情。然此策乃大王亲定之国策,关乎二十余万降卒能否归心,关乎新土长治久安,更关乎从根本上动摇六国民心、瓦解其根基。

其意义之重大,远胜十场洛邑大捷。

再难,再险,也须行之,且必须行稳致远。”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面对帐中诸将,条理分明地阐述方略:

“其一,风险控制,行动绝不可大张旗鼓,必须化整为零,秘密潜入。

人选乃成败关键,需三管齐下:

一、从军中斥候营精选通晓多国语言、熟悉各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市井风俗、身手矫健且忠诚可靠者,此为骨干;

二、奏请大王,向大王申请调用铺设在列国的秘谍网络,彼辈精于潜伏、伪装、情报传递,有成熟据点和人脉,乃此道行家。由典客署协调,秘谍司直接指挥;

三、借墨家之势,墨家讲‘兼爱’‘非攻’,其弟子多行侠仗义,重信守诺,且组织严密,技艺高超,尤擅机关、潜行、市井生存。可让墨枢设法联络墨家巨子,陈说利害。

接引离散之家眷团聚,免其受战乱流离之苦,正合其‘兼爱’之旨。

此非助秦征伐,乃行救民之义,或可引其派出精干弟子相助。

墨者行事,自有其道,亦可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