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大明1635 > 第21章 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21章 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 / 2)

在朕看来是弘治老祖宗把文官惯坏了,让一帮迂腐变得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满口江山社稷,实则藐视皇权一肚子坏水!”

崇祯这番话掷地有声,也基本遵循历史事实,眼神如利剑般扫视着全场。

明武宗被后世螨清描述得不可救药,迁就文官的弘治皇帝却被赞誉为中兴之祖。

明武宗仅靠杀几个鞑子就能换来边关百年安宁吗?怎么可能!清修明史特么一派胡言!

那是东林余孽与螨清皇帝竭力贬低他的战功,再把弘治捧得老高,两相对比以体现大明多么的不伦不类,实在太可恶了!

崇祯语气不改,继续道:

“当初武宗的确已无回天之术,朕不否认杨廷和顾全大局,深恐后继无人引发动荡,然此般前车于我大明实属可悲!

终究两个字:权力!

尔等要从朕手里分权,如今朕直接给了你们!

自宣宗起文官与阉人争斗两百余年,朕当下让阉人退出朝堂,也将权力悉数还给尔等!

朕已经作出表率并付之于行动,然尔等究竟该怎么做?尔等是否明白!”

搞半天皇帝是想表达他放了权,听起来似乎是妥协,但那表情却一点不像。

当年太祖设立六科言官制,是为让君王随时保持清醒,听取更多来自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演变成了不可调和的党争。

大明党争归根结底就是君臣权利之争,什么为国为民在党争面前纯属臭屁!

现如今与其说天子作出最大让步,倒不如说在显露一种告诫,甚至是威胁!

“臣等定当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还是孙承宗、温体仁等人反应够快,带头对天子表达忠心。

看着臣子们全部起身作揖,崇祯深吸一口,将胸中那份浊气释放出不少。

《大明宪法》缔造出明镜台制度,诞生立法、行政、司法三权,都是以宪法为基础。

在封建体制下,不可能像几百年后西夷蛮子那般操作,实行所谓三权独立相互制衡,蛮子那套古板理论根本不适合大明。

崇祯的三权是指分工负责、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并处于皇权绝对领导下。

皇权将行政权与军权牢牢掌于手中,内阁与首席军机仅乃具体实施的臣子而已,也能从相当程度上减轻帝王负担。

而立法权与司法权两项则完全下放,也就是说今后啥秋后问斩之类不需要皇帝打勾了,此等事务由司法衙门全权处理,并拥有明确的律法作为执行蓝本。

在此般制度下,各系统责权定义相对清晰,至少比过去含糊不清更先进,君臣之间也不需再为争权而明争暗斗了。

崇祯这套制度有多优秀谈不上,还是那鞋子理论,不追求好与多,合脚即可。

“甚好,但愿尔等心口合一,彻底给朕忘掉党争,给朕切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古人早就将问题看得很透,然历朝历代往往仅挂于嘴边,尔等皆为我大明精英,自当明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朕相信你们!”

“多谢陛下教诲!”

“臣等谨记!”

“......”

雄壮的《大明凯歌》中,首届明镜台会议落下帷幕。

崇祯达成了他想要的最终结果,条条框框下臣子们也有了新标准、新机遇。

封建体制绝不是一个优良制度,百年后说不定也要不了一百年,这套老古董或许不复存在,因为他已经撕开了口子。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只期望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大明百姓生活富足,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永远矗立于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