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后的几日。
各省府与朝廷各衙门多次接洽,以将会议明确的事项带回去好生落实。
到四月初,所有代表团陆续离京,今年上半年的大事基本上尘埃落地了。
东暖阁中。
崇祯欣赏着科学院送来的最新版大明全域图,目光在大西北及西南各处不断徘徊。
陕西、三边诸省及部分省份一二把手都没参加明镜台会议,像洪承畴、秦良玉等人由于军务繁杂,在军机会议后便匆匆返回。
几百年后大西北的场景崇祯见过,黄土高原荒凉且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多年改造其任务依然艰巨无比,于当下肯定更贫瘠。
如今辽东和蒙古方向趋于稳定,建奴鞑子也掀不起风浪,他觉得有必要去流寇发源地看看,切身感受一下曾经的大明病灶。
“皇爷,该用午膳了。”
王承恩在一旁小声提醒。
“嗯,”崇祯抬头,突地想到一些问题,开口道:
“大伴啊。”
“奴婢在!”
“朕这次将司礼监披红权拆了出去,你有没有何等想法啊?”
“皇......皇爷,奴婢不敢,一切都听皇爷旨意!”
王承恩吓了一跳,颤颤巍巍跪地。
关于这档子事曾征求过他的意见,每次与诸臣议事王承恩都在,情况清楚得很。
要说他一点想法没有那不太可能,只是看他怎么看而已。
“起来吧。”
崇祯起身上前两步,一把搀住他的双臂。
“皇爷,奴婢罪过......”
皇帝亲自扶他,令王承恩感动不已,一度饱含热泪。
“主仆之间说那些作甚,你都伺候朕十八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了然于心!”
边说崇祯边望向房梁,仿佛在回忆种种过往。
“奴婢只想一辈子伴在皇爷身边,一辈子伺候皇爷!”
想到天子登基后遇到的那些难处,王承恩就倍感心酸,皇爷说的话如此温暖,他几乎泪如雨下。
“朕知道你的忠心,人都有生老病死,曹大伴年纪大了,去年向朕表达过回乡之意。
朕寻思他为朕出力不少,今年入冬前让他回去颐养天年算了,到时候东厂就交给你。”
“奴婢多谢皇爷!”
说完王承恩欲下跪,崇祯一把搀住了他。
“像你们这种不全之人历来遭受世人嫌弃,朕前年下旨不得再阉割男童选拔秀女,便是为尔等宫廷之人考虑啊。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割掉慧根便乃最大之不孝,我大明以孝治天下却未顾及历代阉人。
朕提倡众生平等,更要从身边人做起,司礼监本就名存实亡,让自己更轻松何乐而不为?”
“奴婢谨记!”
这话完全说到王承恩心里去了,从前年凤阳皇陵被焚孙承宗等重臣返朝起,皇帝就将很多杂务都丢给了内阁。
以往那种奏章堆积如山荡然无存,所管之事少了,大明却越来越好,他心头再清楚不过。
“朕交给你一件事!”
“请皇爷吩咐!”
“你去给曹大伴说,朕恩准他今年秋天回乡,让他和方正化、王德化、王之心将宫中数万太监予以进一步分流。
那些人可多去军委训导部、地方报社、皇家集团与制造局,宫女方面朕会给皇后说,太监宫女够用就行了,他们也是人啊。
另外高时明、李凤翔二人可用,朕本月底要出去一趟,届时方正化和你都要随朕一道!
高时明有能力处理总训导部日常要务,朕让他担任方大伴副手便是此等考量。
那李凤翔就去东厂帮衬曹化淳吧,让曹大伴好生培养,将来可替你看好东厂!”
“奴婢遵旨!”
“让
“是,皇爷!”
王承恩仅存的那丝忧虑彻底消失了,走起路来浑身通透。
再隔几十年整个太监群体都将荡然无存,去要那一时的司礼监掌印名誉又有何用呢?
太监一切权力来自于皇帝,大明历代滥权太监几乎都没好下场,他本就非滥权之人,还是让朝堂诸公操持国事比较好。
“皇爷......皇爷......”
“何事?”
刚放下碗筷抿了一小口茶,一小黄门匆匆来报。
“启禀皇爷,顺妃娘娘就要临盆了!”
“哦?”
崇祯一愣,心头不由一喜。
袁妃在会议期间诞下一名皇子,忙里忙外只给皇子起了名字赏了一车东西,半个多月了只去看过一次,这下轮到刘妃,得去认真关心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