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大明1635 > 第20章 新机构新人事

第20章 新机构新人事(2 / 2)

“诸位,拟选内阁次辅钱龙锡为首届明镜台委员长,拟选之四名副委员长依次为陆完学、王维章、熊文灿、邹维琏。

其中赞成票六百一十二票,弃权票七票,无反对票,根据《大明宪法》之规定,赞成票超过半数,所有候选人依法当选!”

“哗哗哗......”

周边同僚不禁向副委员长们鼓掌道贺,按《大明公务员法》规定,副委员长授正二品官衔,与各部尚书同级。

虽说走向了一个新的岗位,但怎么说都是朝廷大员。

接下来,孙承宗又公布了各部、各总司尚书名单。

这些人皆为高票当选,弃权票很少,反对票更是寥寥无几。

这次大动作让礼部、兵部、工部、户部四个千年衙门变为历史,仅吏部、刑部、督察院三个衙门得以延续,还把大理寺提升成与各部相同级别。

关乎皇帝私事与举国事务的司礼监、东厂完全退出政治舞台,变为皇家私人秘书与特别警卫性质。

司礼监披红事务移交给皇家事务司,并提升成从二品衙门,仍由蒋德璟担任主任。

崇祯两年多时间就敢这么干绝非脑袋被驴踢了,以孙承宗为首的保皇党以及数十万禁军便是他的底气。

而且小的事务早都交由内阁全权处理,他只批阅大事,司礼监于政治层面已经名不副实,何不向前再推一推,落得个文官眼中的好名声。

大明文官与太监斗了两百多年,谁也没有真正赢过,到头来损失的都是家国利益,这下崇祯把它给彻底分清了。

而对于留下来的衙门,相应职权进行了严格区分,四个裁掉的衙门拆分成多个部局。

其中督察院仍由李邦华直接掌控,黄道周次之。

吏部文震孟、刑部冯英、大理寺卿凌义渠均维持不变。

兵部已经由军机委员会全权接盘,不在本次会议范畴。

礼部拆分成外交部、教育部,刘宗周任教育部尚书,傅宗龙调回京师领衔外交部。

工部拆分成建设部与水利部两个,建设部主管除水利设施以外的所有城乡建设与交通设施建设,并负责交通运营维护等事务。

刘遵宪任首任建设部尚书,水利部尚书则由原河南巡抚玄墨调回京师担任。

大明科学院升格为科技工业部,钦天监并入其中,王徵担任尚书;大明科学院仍旧保存,为科工部下辖的纯研发机构。

科学院博士、学士一律统称院士,享受朝廷特殊津贴。

对于原六部中最大的衙门户部,这次分拆动作最大最广,完全一分为七。

拆分出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税总局、工商总局、海关总局。

原有三万税警一部分保持税警总队或纳入地方税警,一部新设成警察总局。

农业部尚书由宋应星担任,国土资源部交给孔贞运,他的山东巡抚仅给了两年任期,现山东已趋于稳定,不需再常设巡抚了。

财政部由毕自严掌管,统领大明钱袋子。

范复粹从原户部侍郎晋升为国税总局尚书,统管全国税务。

倪元璐升任工商总局尚书,彻底离开教育系统。

海关总局方面,由原天津巡抚贺世寿接任,并将于各地成立缉私部队。

刘国能摇身一变,统领警察总局,完成从流寇到朝堂重臣的华丽转身。

本次会议还新设出矿业部、医药部,吴又可领衔医药部。

新科状元徐霞客,将参与筹建并担任首任矿业部尚书。

随着今后蒸汽机的日渐成熟与普及,大明矿业必将成为经济亮点之一,这是新科进士首次直接就任尚书,妥妥千年未有!

而新生出的大明医药部,代表百姓健康被提升到国家高度,。

那些曾将大明推向灭亡的各类瘟疫,将举全国之力扼杀于摇篮之中!

中医疗法也不再是碎片化,将变得更系统完善,融合成一股完全传承及发扬的科学力量!

大明制造局方面,所有厂窑作坊并入皇家集团范畴,变成国有企业性质。

大会明确皇家集团为正二品国企衙门,总襄理巩永固,与各部局同等级别。

......

新的机构新的人事就这样了,孙承宗说得口干舌燥。

以大明现有状况,所有衙门能够保障朝廷基本运转,崇祯不敢确定百分百合理,但较过去已经更为精细与专职化。

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种进步,一切以实际为要,鞋子不在于大小多寡,合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