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大明1635 > 第12章 简单的背后不简单

第12章 简单的背后不简单(1 / 2)

崇祯十年二月初九。

三年一度的春闱空前鼎盛。

由于崇祯把科举制改得“面目全非”,较之过去常规情况下的四五千人超出数倍,应试登记学子达到近三万人。

历史上进士录取率实在太低了,大明开国以来一般每次仅取士三百人左右。

去年朝廷早早公布,今年将录取800名进士,学士3000至5000,而且放宽到百业。

朝廷也曾作过解释,学士介于进士和举人之间,同样乃人中龙凤。

明眼人可以看出,与过去比较,这一届含金量恐怕会大大降低。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往后单靠儒学经典已经行不通了,本届说不定才是最具前途的一届,成为大明领军团体的概率极高。

“首辅大人、次辅大人,巳时将至,请随下官出去看看吧!”

“好!”

“大人请!”

“请!”

本次春闱刘宗周倍儿有面儿了,担任主考,倪元璐副之。

孙承宗与钱龙锡仅代表内阁视察,并不干实事,具体事务仍在他礼部身上。

这是科举改革后的第一届,一个月后礼部职能将全盘改变,处于新旧交替之间,刘宗周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崇文门附近。

贡院外大街早已排好队伍,锦衣卫、东厂、御马监均派出人手维持秩序。

自嘉靖朝起,北京贡院通过多次扩建,目前能容纳余人考试。

今年人数太多,不得不分成两期,崇祯早都作出预判,早就做好了相应准备。

比如在京师开展厕所革命后,贡院内增加了好几处大型公共厕所,考生在号舍里靠号桶或夜壶解决生理问题成为历史。

历朝历代将贡院号舍搞成那样,不外乎为了防止作弊,崇祯作出调整就不怕考生作弊。

他的方法简单粗暴,各科只有国文一场存在共性,那便出两套卷子,分成A、b卷。

之前还专门成立了命题小组,部分试题如兵科、医学、农学等过于专业的由大明科学院、军机处、钦天监少部分人参与。

最后交由他亲自审阅定稿,再让内廷经厂刊印保管,临考前才会送至贡院。

也就是说,主考官根本没有命题资格,只需将考试顺顺利利搞定即可,凡能接触到考试的人,谁也不清楚试卷具体内容。

同时过去那种考生要一连在号舍里待几天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每个科总共考一天半,分为国文、本专业、专业策论三个场次。

除专业策论为一个半时辰外,另外两场考试时间只有一个时辰,中午晚上都可回客栈休息,严谨且不失简单明了。

“哐哐哐......”

随着几声锣响,万余册试卷被百余监考官员陆续发到考生手里。

第一期次考试由工科、天文地理科、兵科考生组成,待他们初九、初十考过后,接下来两天才轮到文学、医学、农学科考生。

当试卷发到手中,李信连忙通篇阅读。

“啧啧......”

看的过程中李信差点目瞪口呆,大多数试题太特么简单了!

根本不是所谓的给两个字或一段话,让你写多少字的文章,还得以八股作文。

那种烧脑的东西既费神又费时,怪不得考试时长这么短,都是有原因的啊,天子说取缔八股取士,今日果然成为现实。

国文试卷还有个特别有趣的地方,采用百分制评判成绩,每道题多少分写得明明白白。

也就预示着很多试题都有标准答案,避免了过去以阅卷考官的感觉评判高低。

“哐哐哐......”

不多时,一阵锣声再度响起。

“开始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