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大明1635 > 第90章 三侯二伯五大夫

第90章 三侯二伯五大夫(1 / 2)

“秦良玉接旨!”

接过蒋德璟递上的另一封圣旨,孙承宗一脸正色,秦良玉连忙下跪叩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听到敕曰二字,秦良玉心头一震。

“朕承天命,御宇寰中,夙夜惕厉,惟念社稷!

当此乾坤震荡之际,烽烟蔽野之时,尔原四川总兵秦良玉,率白杆及川军劲旅,提擎天之柱,跨湖广川地以卫帝阙,忠义贯日,功烈昭然!

晋西南都督府指挥同知后尽职尽忠,保云贵川三地安定,今特颁纶音,用旌殊勋!”

开篇全是赞誉之词,将秦良玉近两年功绩呈现在众人面前。

“溯尔马氏、秦门,三世沥血沙场,九死一生报国!昔播州之役,尔翁秦葵仗剑从征,两门子弟七人殁于王事!

尔夫马千乘战功卓着,奢安之乱率子侄攻破成都府,解倒悬于重庆!

然遭阉人诬陷下狱,瘐死囹圄,犹以“忠魂不灭”遗训子孙!

尔以巾帼之身,继亡夫遗志,编白杆为枪,织素练作甲,石柱白杆军名贯天下!

天启年浑河血战,其兄邦屏不畏强敌壮烈殉国!

其子祥麟身被数十创,仍旧勇冠三军!

弟民屏捐躯凉州,马革裹尸还!

两门忠烈,七尺男儿多埋骨荒郊;三代征衣,未亡人独执旌旗北望,每思及此,朕心恻然!”

孙承宗滔滔不绝,细数秦、马两家三代人功绩,令秦良玉胸中如波浪翻滚。

想想这三十多年来,父辈与丈夫为播州、奢安二乱平叛主力,马千乘居功至伟,到头来却被陷害至死。

秦良玉从他手中接过石柱宣抚使一职,积极响应朝廷征召,从此两家更为可歌可泣。

丈夫死了妻子上,奢安叛乱被秦良玉彻底平定……

接着北上浑河抗建奴……

崇祯五年起挥师抵抗流寇,再到花甲之年亲披战袍东进西出......

两个家族自筹军饷所向披靡,从来不抱怨,从来不敷衍了事,即便当年在辽东那种绝境之下,依旧不畏生死抛头颅洒热血。

马家唯一的儿子马祥麟,浑河一战中受刀伤无数,还被建奴射瞎一只眼睛,白杆兵回到石柱者不足两百……

多年来经历种种委屈与心酸,她秦良玉再清楚不过。

然而那份对大明的忠贞始终未变,总促使着秦良玉勇往直前,这是她一生的坚定执念!

“吾卿素贞前岁以花甲之身亲临战阵,转战夔州、大宁直至重庆府,让张贼落荒而逃!

去岁白杆军英勇奋战,损之六七而不退,助朝廷肃清楚豫,继而于泸州府终擒贼首!

今维持西南三省之安定,复遣劲旅深入滇南厉兵秣马,欲复汉唐故土,此等壮怀,虽卫霍先贤不能专美于前!

昔冯夫人持节定南越,冼太夫人开府镇岭南,今观卿之忠勇,实堪伯仲!

为念秦、马二家功绩,追封其父秦葵忠勇侯!

其夫马千乘即日平反,恢复无罪之身,追封忠烈侯,配享太庙祭祀!”

“呼......”

“......”

大殿中隐隐传来阵阵浓重鼻息声,两翁婿被追封成侯爵并没啥,欲向安南动武也早有所料,可马千乘被请入太庙就非同寻常了。

纵观大明立国以来,仅有太祖和成祖将开国元勋迎进太庙。

弘治皇帝将刘伯温请了进去,之后从未再入列一人,而且刘伯温属于太祖时期重臣,弘治皇帝只是念其功绩补录而已。

皇帝明显打破惯例,大明臣子想象力丰富,有一就有二,他们这群人只要再加把劲,说不定还会有人配享至高荣光。

荣誉放在任何时代都极为重要,革命尚未成功,想通透的臣子无不燃起一股新希望。

就在朝臣的心思各异中,孙承宗继续娓娓道来:

“其兄邦屏、邦翰、民屏、马家千陌、千秋五人,皆追封光禄大夫,朝廷另拨专款敕建“双忠祠”于石柱,祀白杆军殉国之英魂!

兹特封马祥麟承父忠烈之名,赐忠勇伯;秦拱明承祖父忠勇之誉,赐忠勇伯,二人均升任西南都督府都督佥事,授中将衔!

赐尔为太子太师,持尚方剑,封忠贞侯,执掌西南生杀大权,授上将衔,一并赏银伍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