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谁当姥爷,我是说,咱们村的劳力们,都去干啥了?”
姜长业把“老爷们”换成了更直白的“劳力们”,声音又大了几分。
可车里的老人们正围着床弩,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得热闹,声音盖过了姜长业的话,二太爷还是没听清,又问:“谁坐牢了?这事儿我可不知道啊!”
就在这时,食品作坊的门“哗啦”一声被拉开,张桂枝从里面走了出来,朝着马车喊道:
“姐夫!咱们村的弟兄们,除了下田的,好些都去投军了!姜大爷和如意也跟着去了!”
“啥?我爹和闺女都去投军?这么大的事,咋没人跟我说一声?”姜长业惊得眼睛都瞪圆了,手里的马鞭差点掉在地上。
“是我没说清楚!”张桂枝连忙解释,“姜大爷和如意是去送物资的,村里的弟兄们才是去投军的!”
“可就算是这样,也没听说有征兵的消息啊?”姜长业还是纳闷,这么大的事,按理说早该传得沸沸扬扬了。
他虽说醉心于做床弩,可也会在镇上采买吃食用品,怎么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不是官府征兵,是咱们村的弟兄们自愿去的!周围几个村子也有不少人跟着一起去了。”张桂枝又补充了一句。
“哦哦!”姜长业这才恍然大悟,心里琢磨琢磨,也能猜出个大概缘由。
定是前些日子和北齐人交过手,大伙心里都憋着股劲。
张桂枝的目光落在车上,看着比先前大了一圈的床弩,又问:“姐夫,你们这是回来试这大号床弩的?”
“可不是嘛!谁知从村头到村尾,连个帮忙推上山的人都没遇上。”姜长业无奈地叹道。
“这有啥难的!”张桂枝眼睛一亮,“咱们食品作坊的娘子们,有的是力气!如意和芳霏常说的那句话来着……”
“女子也能顶半边天!”姜长业立马接了话,忍不住笑了。
张桂枝转头朝着食品作坊里喊:“屋里的,来几个力气大的姐妹,搭把手!”
他俩在门口说话的声音不小,作坊里忙活的婶子嫂子们早听了个大概。
没一会儿,就有几个膀大腰圆的嫂子笑着踏出门口,打头的是个从张家村来的嫂子,说话格外爽利:“大管事,咱几个来啦!”
张桂枝又扭头问姜长业:“姐夫,你看这人手够不够?”
“够!够!那就有劳几位嫂子了!”
要说这女子,天生就比男子心细。
上回试那两台小型床弩,姜长发他们几个老爷们,光顾着兴奋地往上推,山道上落的石头都没看见,愣是把车轮磕出个坑。
这回几位嫂子过来,除了帮着推车的,还有两个嫂子特意回作坊扛了两把铁锨,一边走一边把路上的碎石、土坎整平,把路打理得平平整整的。
一切准备妥当,终于到了最紧张的试射环节。
不过这次姜长业和李德山心里都有底,先前小型床弩已经成功了,这中型款不过是照着原样放大,只稍作了些改动,想来不会出什么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