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回府,叶明心中思量着应对之策,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刚踏入府门,便见小妹叶瑾兴冲冲地迎了上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简陋的小木盒。
“三哥!你看!”叶瑾献宝似的打开木盒,里面是用薄木片、丝线和一小块磁石做成的简易指南针,虽然粗糙,但指针悬浮,指向分明。
“我按你教的方法做的!真的能指南北呢!”
看着妹妹因成功复制出指南针而洋溢的喜悦和成就感,叶明心中的阴霾仿佛被这纯真的笑容驱散了些许。他接过木盒,仔细看了看,赞道:“做得不错,很灵巧。”
得到夸奖,叶瑾更加兴奋,拉着叶明的袖子道:“三哥,我还发现,如果用两块磁石,同极靠近会互相推开,异极靠近会吸在一起!是不是所有东西,都有这种‘喜欢’和‘不喜欢’靠近的‘性子’?”
叶明心中一动,引导着她:“你可以试试看。找些不同的东西,比如丝绸摩擦过的琉璃棒,或者皮毛摩擦过的琥珀,靠近细小的纸屑、羽毛看看?”
叶瑾眼睛一亮,立刻跑开去翻找材料了。
叶明看着她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那简陋却指向明确的指南针,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或许,应对那些空泛的道德指责,最好的办法,并非在朝堂上进行无休止的辩论,而是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亲眼看到、亲手体验到这“实学”之中蕴含的无穷奥妙与切实效用。
他想起叶瑾之前核算田租,帮了那张老汉的忙。知识,只有当它真正惠及于民,解决实际问题时,其价值才能最有力地彰显出来。
“或许……是时候,让这‘格物’之风,吹得更广一些了。”
叶明喃喃自语。
他不能只在上层推动制度变革,更要夯实民间的根基。让更多人像瑾儿一样,因为了解而信服,因为有用而支持。
他转身走向书房,开始构思一份新的奏疏。
他准备奏请陛下,允许在京城择地设立一个公开展示的“格物苑”,不涉机密,只陈列一些演示基础物理原理(如杠杆、滑轮、浮力、光影、磁石等)的简单器具,并派专人讲解,允许士子百姓免费参观、体验。
他要让那些高高在上的指责者看看,他们所鄙夷的“奇技淫巧”,是如何揭示天地至理,如何能造富民生,启迪民智的。这,将是一场无声却有力的反击。
阳谋对阳谋。一方试图用道德文章束缚变革的手脚,另一方则准备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和效用,来赢得人心,开拓道路。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胜负手,或许恰恰在于这最细微、最普遍的认知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