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挺若有所思:“确实如此,有些事物我们终究还是难以甚至无法探究,又或者最终难以感同身受。就像,我们仍未知道宇宙季风的源头,到底是怎样看待每一片宇宙以及每片宇宙其中的文明的,甚至,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28号古老者摊了摊手,一脸无奈:“就是这样,哥们儿,你已经掌握了这片宇宙的规则系能力,而我们古老者作为这片宇宙存在最久的学者也把这片宇宙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研究了个遍,甚至还和邻近宇宙有过联系。但面对宇宙季风,我们依然无法真正逃脱,或者这就是宇宙必然的周期吧。所以,哥们儿,古老者这边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开启宇宙镜像计划了,毕竟背叛者让宇宙季风的收割提前了。”
黄挺点点头:“等多数文明都传来不错的捷报后,宇宙镜像计划将正式启动,在这之前,我会去比较困难的星球走一走的。”
在进一步围绕宇宙镜像计划和文明互助计划做了交流后,古老者切断了通信。
而在场的其他人也通过这次视频会议了解了宇宙镜像的计划的详情。
宇宙季风闯入这片宇宙后,给所有文明带来了超自然天灾、超凡能力以及各种各样的丧尸、死役与怪物,这一过程,就像是钓鱼佬打窝一样,不过最终的钓鱼佬会直接拿一张大网,将整片水域里的一切,包括每一滴水,每一粒沙都全部带走。
宇宙背叛者将被创造出虚拟镜像,承载宇宙本源投射的能量,向其他宇宙逃窜,成为宇宙季风眼中的大鱼和明晃晃的诱饵——当然,这虚假的宇宙背叛者其实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向其他宇宙跃迁。
而在宇宙季风的重心都落在诱饵上的时候,这片宇宙的世界本源将消耗巨大的能量,创造宇宙亚空间,让各星球文明进入亚空间,只留下一个虚假的镜像,飘荡在越来越接近绝对静止的宇宙里。
由于宇宙季风已经遍布整个宇宙,就像用于画画的颜料已经被某种物质污染,因此亚空间里的新世界依然会充斥着宇宙季风,加上宇宙本源力量消耗较大,超自然天灾依然会成为各文明需要面对的漫长挑战,甚至宇宙季风依然会让各星球上出现一些奇怪的怪物——只不过,像丧尸这种原住民直接变异的怪物可能将成为历史。
在所有星际联盟的文明都藏入亚空间后,各文明会暂时变得孤独起来,无法向浩瀚的星海探索,只能在狭小的亚空间里关禁闭——每个星球文明,都在独自的亚空间里。
不过由于古老者、黄挺以及宇宙世界本源的存在,大家依然可以交流,并靠伟大白色空间跃迁——只不过到时候,跃迁不再变得频繁且支持大规模跃迁,因为在狭小的亚空间里,伟大白色空间的充能将异常缓慢。
没有人知道这场星球禁闭之旅会持续多久。
首先,残存的宇宙世界本源将缓慢地自我净化掉宇宙季风,直至宇宙季风的痕迹彻底消失,亚空间才能够解除,这样不至于让更高维的存在察觉有一片被新一轮播种的宇宙居然出现了微弱的古旧宇宙季风。
而后,等到比宇宙更高维的存在重新激活这片宇宙,将宇宙从绝对零度中解放,且宇宙在新一轮周期里变得相对稳定时,亚空间里的文明才会被释放出来,而亚空间也将被世界本源收回,回补力量,靠文明的延续供养,为下一轮宇宙季风与收割蓄势待发。
在星球进入亚空间后,母星周围的宇宙被复刻得非常有限,所以对于大多数文明而言,对母星上的剩余资源省吃俭用是非常必要的,而宇宙季风带来的新型资源,也需要精打细算。
否则,等母星原生态资源与宇宙季风带来的新型资源都被耗尽,文明将只能从垃圾堆里回收资源,或者彻底灭绝。
唯一不用担心这一点的,便是手握深黄系统、直接联接了世界本源的黄挺。
但包括蓝星在内的所有星球文明最终需要担心的是同一件事情——宇宙季风的收割期很快就要降临,根据古老者的测算与黄挺的确认,进入亚空间后,星球文明需要面对的超自然天灾会比当前更强一些,因为被困的宇宙季风会在狭小的亚空间里着急地横冲直闯,让异常变得更剧烈,因此,大家需要在宇宙季风开始收割前,尽可能打造出更强大的避难所。
“首领,所以在清理掉蓝星上最后的规模敌群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全球加紧建设庇护所,并开发能够适应更恶劣环境的交通运输方式,且将刚需物资的生产恢复?”
黄挺点点头:“嗯,不过也不必那样紧张。稳扎稳打就行,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切勿为了赶进度最后给庇护所留下各种各样的隐患。对我们蓝星而言,其实这方面的压力会小很多。”
“明白,接下来的全球施工一定会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速!”
“感恩黄首领,虽然我们不知道其他星球文明到底是怎样的,但我们每个蓝星人都可以确定,因为有首领在,我们一定会是在新纪元里发展得最好的。我们将珍惜这次文明再起的机会,绝不辜负首领的恩泽。”
能量塔的轰鸣声仍在继续。
全球工地甚至许多星球都开始了忙碌的建设。
宇宙镜像计划,将是对更高维存在的一场欺骗行动。
只是,所有宇宙的所有文明都无法确定,曾经被证实有效的宇宙镜像计划到底是真骗到了更高维的存在,还是更高维的存在根本就不在乎。
就像学校课桌上的微生物如果谋划了一场特别的超级行动,在轮到今天值日需要擦桌子的人类学生面前,这场微生物的超级行动真的会被人类重视或探索吗?
也许,值日的学生只会拿着抹布,一边和同学说说笑笑,一边漫不经心地将桌面擦拭一番。
教室黑板的粉笔课表顶端的时间依然在以周一、周二、周三的顺序向下推动。
但桌面上的小生态,却开了一本崭新的历法——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