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41章 给第四代战斗机试验机挑选生产厂房!

第541章 给第四代战斗机试验机挑选生产厂房!(1 / 2)

第一机械工业部,办公室。

“啪!”

周部长将电话听筒放回电话机上,巨大的力道让那台红色的机器都跟着跳了一下。

他那张平日里不怒自威的国字脸上,此刻布满了激动到近乎扭曲的红晕。

粗重的喘息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清晰可闻,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仿佛一头刚刚挣脱了枷锁的猛虎。

“第四代……第四代战斗机……”

他喃喃自语,这两个词仿佛带着无穷的魔力,让他的血液都在沸腾。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文件和笔筒都跳了起来。

之前失手打碎的那个搪瓷茶杯的碎片还静静地躺在地毯上,但他已经完全顾不上了。

他冲到门口,一把拉开厚重的木门,对着门外正在整理文件的秘书小刘吼道:“小刘!进来!马上!”

秘书小刘被部长这前所未有的失态吓了一跳,手里的文件夹都差点掉在地上。

他从未见过一向稳重如山的周部长这般模样,赶忙小跑着进了办公室。

“部……部长,您找我?”小刘小心翼翼地问道,眼角的余光瞥见了地上的碎瓷片,心里更是咯噔一下。

“别管那个!”周部长大手一挥:“马上去档案室!把所有,我是说所有!跟航空工业相关的设计所、飞机制造厂的资料,全部给我搬过来!要最新的!最全的!立刻!马上!”

“是!部长!”

小刘不敢有丝毫怠慢,应了一声便转身飞奔而去。

他心里充满了惊涛骇浪般的疑惑,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能让周部长激动成这样?

航空工业?

难道是哪个重点项目有了重大突破?

是运十?

还是歼八的改进型?

他不敢多想,用最快的速度调动了档案室的同事。

几个人手忙脚乱,不过短短十几分钟,一摞摞厚重的牛皮纸档案袋就被送到了周部长的办公桌上,堆成了一座小山。

“都出去,在门口守着,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进来!”周部长挥退了众人,然后“砰”的一声关上了办公室的门。

他站在那堆资料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那颗因为狂喜而剧烈跳动的心脏稍微平复下来。

白杨那个小子,扔下了一个惊天动地的炸雷,现在,接力棒交到了他的手上。

他必须为这架只存在于图纸和数据中的国之重器,找到一个最可靠、最坚实的“产房”!

周部长拉开椅子坐下,一头扎进了那堆故纸堆里。

他的手指快速地翻阅着一份份文件,目光如炬。

“燕京飞机设计所……不行,目标太大,人多眼杂,不利于保密。”

“沪市飞机制造厂……技术实力雄厚,但承担着运十项目,任务太重,而且地处沿海,同样不利于保密。”

“西飞……实力倒是不俗,可他们的强项在大飞机上,对于战斗机的精细化生产线,经验稍有欠缺。”

他的嘴里念念有词,一份份档案被他拿起,又被他迅速地放下。

筛选的标准在他心中清晰无比:

第一,技术实力必须是国内顶尖,尤其是要有丰富的战斗机生产和组装经验,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的老师傅和工程师。

第二,保密条件要好。厂区位置不能太扎眼,最好是自成一体的大院,管理要严格,人员成分要可靠。

第三,生产线要有冗余,能够立刻腾出一条最先进、最完整的生产线,并且要有足够的场地进行后续的扩建和测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渐渐西斜。

周部长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了一份档案上。

档案袋上用黑色的宋体字印着——“沈飞,601研究所”。

他的手指在“601研究所”这几个字上轻轻敲击着,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601所,钱振华……”他念叨着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严谨刻板,不苟言笑,但技术功底极为扎实的老伙计的形象。

601所,作为国内战斗机设计的摇篮,从歼五、歼六到如今正在攻坚的歼八,可以说,华夏的战斗机发展史,就是一部601所的奋斗史。

他们旗下的飞机制造厂,拥有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是全国范围内经验最丰富的。

而且,沈飞地处东北重工业基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工业综合体,厂区庞大,管理体系自成一派,如同一个独立王国,保密工作向来是全国的标杆。

把第四代战斗机的样机生产任务交给他们,不仅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更是给这支国家航空工业的功勋队伍,注入一剂最猛烈的强心针!

就是他了!

周部长眼中精光一闪,下定了决心。

他再次拿起那台红色的电话机,没有拨号,而是直接按下了旁边的一个特殊按钮,接通了内部的机要通讯线路。

“给我接沈飞601所,所长钱振华的办公室,用保密线路。”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沈城。

窗外寒风呼啸,卷起地面上的积雪,打着旋儿地拍在玻璃上,发出簌簌的声响。

601研究所的所长办公室里,却温暖如春。

暖气片散发着融融的热意,年过五旬的所长钱振华,正戴着一副老花镜,眉头紧锁地批阅着一份关于战斗机项目改进方案的技术论证报告。

报告上的文字密密麻麻,各种数据和图表看得他一个头两个大。

几个技术路线吵得不可开交,有的主张继续深挖动力的潜力,有的则建议大胆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

但无论哪一种,都面临着技术、材料和经费上的重重困难。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端起桌上的大茶缸子喝了一口浓茶,苦涩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却丝毫无法驱散他心头的烦闷。

就在这时——

“铃铃铃——!”

一阵急促而尖锐的电话铃声,毫无征兆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炸响。

钱振华的身子猛地一颤,差点把手里的茶缸子给扔了。

他豁然抬头,看向办公桌角落里那台与众不同的红色电话机。

这台电话,他上任五年来,总共就没响过几次。

它不像旁边那台黑色的普通电话,可以用来联系所里的各个部门。

这条红色的专线,一头连着这里,另一头,则直接通往第一机部的核心办公室,甚至更高层。

它不响则已,一响,必定是天大的事情!

钱振华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几乎是下意识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电话机旁,深吸一口气,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听筒。

他的腰杆不自觉地挺得笔直,平日里有些随意的神态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军人般的肃然。

“您好,我是601所,钱振华。”他的声音沉稳,但仔细听,能听出一丝极力压抑的紧张。

电话那头,传来了周部长那熟悉而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的声音。

“老钱,是我,周部长。”

“周部长!”钱振华的声音愈发恭敬,“您好!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我没什么指示。”周部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我只问你,你现在,立刻,马上,用最快的速度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带上你的印章,别问为什么,来了就知道了。”

钱振华脑子里“嗡”的一声。

立刻?

马上?

最快的速度?

还让他带上印章?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让他瞬间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难道是……哪个项目出了什么重大的纰漏?

还是说,上级要对所里进行什么重大的人事调整?

无数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但他的嘴上却不敢有丝毫的犹豫。

“是!部长!我明白了!我立刻出发,保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

“好,我等你。”

说完,周部长便干脆利落地挂断了电话。

听着听筒里的忙音,钱振华呆立在原地,足足愣了半分钟。

他缓缓放下听筒,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不敢再耽搁,立刻转身,对着门外喊道:“小王!小王!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