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所长。”林慧很快推门而入。
“帮我接通计算机研究所的周培明所长。”白杨吩咐道,“就说我这里有些东西,想请他过来看一下。”
“好的。”
计算机研究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白杨所在的研究所延伸出去的一个分支。
当初正是白杨提供了颠覆性的计算机体系架构理论,才让停滞不前的国产计算机项目起死回生,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独立的计算机研究所。
而周培明,这位在计算机领域耕耘了数十年的老专家、老院士,虽然在年龄和资历上都是白杨的前辈,但对于白杨,他心中怀揣的,却是近乎学生对老师一般的崇敬。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白杨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有多么厉害。
他知道很多关于白杨的“奇迹”,也因此,对白杨的任何要求,他都会无条件地、第一时间地响应。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当研究所的通讯员告知周培明,是白杨所长的电话时,正在会议室里和一群研究员激烈讨论着“汉字编码”方案的周培明,几乎是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快步走到办公室,拿起电话,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和期待:“是白所长吗?我是周培明啊!”
电话里传来白杨平静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周所长,您好。我这里整理出了一些关于信息存储方面的技术资料,想请您过来斧正一下。”
“信息存储?”周培明愣了一下,随即心脏猛地一跳。
他太清楚这个领域对于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性了。
目前,国内的存储技术还停留在磁芯和磁鼓的阶段,容量小,速度慢,可靠性差,是制约整个计算机性能的最大瓶颈。
而白杨,他口中的“一些技术资料”,绝对不可能是一些寻常的东西!
“斧正可不敢当!”周培明的声音都有些变了调,“您稍等,我马上过去!马上就过去!”
挂断电话,他甚至顾不上跟会议室里的下属们打声招呼,直接冲着门外喊道:“小王!备车!”
……
初冬的四九城,寒风已经带着几分凛冽。
一辆黑色的“上海牌”轿车,在略显空旷的街道上疾驰,带起一片枯黄的落叶。
两个小时后,这辆轿车稳稳地停在了研究所的办公楼前。
车门打开,穿着一身蓝色中山装,头发已然花白的周培明快步走了下来。
他的脸上,带着被寒风吹出的红晕,更带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急切和兴奋。
林慧早已等在楼下,微笑着迎了上去:“周所长,您好,白所长在办公室等您。”
“好好好,有劳林慧同志了。”周培明一边快步跟着林慧上楼,一边迫不及待地问道,“林慧同志,白所长这次……又是搞出了什么大动静?”
林慧抿嘴一笑,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所长这几天一直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写了好几大本东西。”
听到这话,周培明的心跳得更快了。
当他被领进那间熟悉的办公室时,一股淡淡的墨香和茶香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
白杨正站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个搪瓷杯,将滚烫的开水冲入杯中,茶叶在水中翻滚,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脸。
“周所长,快请坐,外面冷吧。”白杨抬起头,微笑着招呼道。
“不冷,不冷,心里热乎着呢!”周培明搓了搓手,眼睛却已经不由自主地瞟向了那张宽大的办公桌。
桌子上,那五本厚重的牛皮纸手稿,如同五块沉默的巨石,散发着一种无形的、沉甸甸的压迫感。
白杨亲自将泡好的茶,用一个干净的玻璃杯分了一杯,双手递到周培明面前的茶几上。
“周所长,您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不急,不急。”周培明哪里还有心思喝茶,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几本手稿,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有些艰难地问道:“白所长,你电话里说的……就是这些?”
白杨点了点头,没有多言,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将那一大份文件资料,整体推到了周培明的面前。
“您先看看。”
周培明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郑重,伸出微微有些颤抖的双手,捧起了最上面的一本。
牛皮纸的封面很简洁,只有几个遒劲有力的钢笔字——《磁记录材料学基础与新型磁粉配方》。
他带着一丝疑惑翻开了第一页。
开篇并不是什么艰深的理论,而是一段概述,用极其精炼的语言,阐述了磁记录技术的发展脉络和未来方向。
周培明的表情还算平静,这些内容,作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他大都了解。
可当他翻到第二页,看到第一个化学分子式的时候,他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γ-Fe?O?……掺杂钴离子……以针状微晶形态……这……这是……”他喃喃自语,原本只是随意浏览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鹰!
他作为专家,一眼就看出了这个配方的颠覆性!
国内目前主流的磁粉,还停留在最粗糙的氧化铁阶段,而这个配方,无论是在矫顽力、剩磁还是信噪比上,都远远超越了他所知的任何一种,甚至比他在国外期刊上看到的,索尼和TDK公司秘而不宣的最新研究方向,还要先进!
他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起来。
他强压下心中的震撼,继续往下翻。
《高密度磁带结构设计与涂层工艺》、《温彻斯特技术架构硬盘原理详解》、《软盘驱动器伺服系统与磁头设计》、《PRML(部分响应最大相似)读出信道技术》……
一个个标题,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
他的手越翻越快,表情也从最初的震惊,逐渐演变成了骇然,最后,是彻彻底底的呆滞。
他仿佛一个饥渴的旅人,在沙漠中跋涉了数十年,突然之间,眼前出现了一片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完整的、可以绕开所有专利壁垒的硬盘磁头动态加载技术!
他看到了领先时代至少十五年的可变扇区密度编码算法!
他甚至看到了关于未来闪存(NANDFsh)的底层物理架构的理论雏形!
这……这已经不是一份技术资料了!
这是一部未来信息存储技术的史诗!是一张通往信息时代最完整、最清晰的路线图!
周培明猛地抬起头,手中的手稿因为激动而剧烈地颤抖着,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他看着眼前这个平静地喝着茶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和狂热。
“白……白所长……”他的声音干涩嘶哑,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我们……我们计算机所,几十号人,花了快十年时间,耗费了国家无数的资源,现在还在为了攻关5兆字节的硬盘技术而焦头烂额……可你这里……你这里……”
他指着手稿,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你这里面随随便便拿出来一项,就够我们研究一辈子了!这里面……这里面甚至连固态存储的理论基础都有了!”
“这……这怎么可能?!”
周培明“霍”地一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苍老的脸因为情绪的剧烈波动而涨得通红。他死死地盯着白杨,仿佛要将他看穿一样。
他绕过茶几,几步走到白杨的办公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用一种夹杂着敬畏、困惑和无尽渴望的语气,问出了那个盘旋在他心中、几乎要将他理智冲垮的问题:
“白所长……这些……这些东西,你……你是从哪里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