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507章 组织民兵

第507章 组织民兵(1 / 2)

在樊建把南中方面的消息送往天水的时候。

刘谌也接到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汉水陆晏送来的。

奏报上详细的讲述了此次军演的全部过程。

还有那些当初刘谌要求所有人写的感想。

经过陆晏的第一轮筛选后,依然有数百份送到刘谌面前。

刘谌却不觉得多,反而觉得有点少。

此次军演参与人数过万,最终却只有这么几百份送过来。

刘谌是很看重这批水师的,也是大汉最早的一批扫盲军队。

为的就是能够快速的掌握相关知识,而不是像魏吴那样只能靠经验。

这种刻意为之,让大汉水师的识字率相当惊人。

这几百份根本算不得什么。

而跟着这份奏报一起送来的,还有陆晏的弟弟陆机。

看着这个小小年纪却表现的相当沉稳的孩子。

刘谌明白了陆抗的心思。

陆晏和陆机不一样。

陆晏虽然是陆氏的长子,但却是世家多方投注的产物。

存的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心思。

但陆机不同,陆机相当于投名状。

陆抗这是在赌他能够北伐成功,并在将来北伐成功后给陆家留一份功劳。

对此刘谌不觉得有什么,几百年的门阀政治让他们形成了路径依赖。

如果不是自己的话,这种情况会继续持续几百年,直到被某个人照着族谱杀的血流成河。

陆抗此举是在押注大汉。

坏消息就是魏军在退出陇西三郡之后没多久。

又有不少人马从大汉尚未占据的广魏郡悄悄杀到陇西三郡。

尤其是南安和陇西这两个大汉刚刚拿到手的地方。

北边的天气要比益州干燥的多,干燥就意味着草木容易被点燃。

尤其是那些带着油性的豆类作物,一个不小心就能引起大片的火灾。

而这些人也不跟驻防的当地汉军纠缠,只管破坏生产。

见到汉军到来,便借着骑兵的机动性迅速遁走。

搞得两郡百姓人心惶惶。

而对于刚刚在陇西站稳脚跟的大汉来说,这可不光是人心惶惶的问题。

这还事关当地百姓对大汉的看法以及下一步的征兵和税收。

于是姜维一边把消息送给刘谌,一边派人对这些入境的魏军严防死守。

刘谌在看到消息之后,不由得一阵哂然。

这不就是当初自己让关彝到雍州干的事吗?

这会儿三郡被大汉拿下来了,司马攸就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罢了。

司马攸此举无非就是让百姓觉得大汉没有能力保护他们。

进而对大汉产生抱怨甚至是反感,让大汉无法在三郡维持统治。

不过司马攸恐怕没有听过一句话,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当初在关彝他们出汉中的时候,刘谌就三令五申不许袭扰百姓。

不仅不准袭扰百姓,有可能的话还要以大汉的名义保护百姓。

这才让他们得以在塞外站住脚跟。

现在你司马攸想学我的做法,却是以袭扰百姓为手段。

无非就是想跟自己玩一个两败俱伤。

等到自己退回汉中,他再从容经营。

只可惜你司马攸太小看我了。

正愁着没法名正言顺的在三郡征兵呢。

想了想,刘谌让人把李骧和张凯武一并叫了过来。

没一会儿,李骧和张凯武就来到刘谌面前。

“敢问陛下有何吩咐?”

李骧开口问道。

“你们先看看这个。”

刘谌把姜维送来的消息交到二人手上。

看完之后,李骧满脸愤慨的说道:

“这个司马攸真是无耻之尤。”

“居然如此不顾百姓死活!”

“此人早晚必亡于大汉之手!”

张凯武看完后也十分愤慨,但在气愤之余还多了一丝不解。

北伐以来,他负责的更多的是后勤事宜,像这种事情应该不必让自己看吧?

听到李骧的喝骂,刘谌开口说道:

“朕此次叫你过来,是有事要交给你们去做。”

“这些敌人来去如风,且目标明确。”

“如果一味的追击,只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时间一长,必然会让三郡百姓觉得咱们大汉不过如此。”

“连这点小麻烦都解决不了,将来又如何保护他们。”

李骧和张凯武闻言都点头赞同。

这些偷偷潜入到陇西等地的魏军论人数和战斗力,并不是汉军对手。

但他们的目标却是更加弱小的百姓,反而更容易引起百姓的恐慌以及对大汉的不满。

“既然是百姓的事,就得学着让百姓自己解决。”

“所以朕打算在陇西、南安和天水三郡成立民兵团练。”

“以村落为基础,以里、亭、乡为架构,层层递进。”

“让他们自己保卫自己的土地和财产!”

李骧立刻说道:

“陛下说的可是类似于邬堡的存在?”

邬堡,萌芽于汉武帝时期,意在对抗外族入侵。

王莽篡国后开始大肆发展。

到后来成为地方豪强合法的武装力量。

有的甚至有对抗官府的力量。

听到李骧的话,刘谌摇了摇头:

“这些民兵组织虽然也是为了保卫财产而出现的东西。”

“但和邬堡却不甚相同。”

“因为他们并不属于某一个人的力量。”

“而是由地方百姓和朝廷共同组织起来的非战斗型士兵。”

“平时在务农,闲暇之时组织到一起进行操练。”

“若是遇到敌情,如这次的伪朝袭扰,可以立刻组织起兵马反抗。”

“就算无法打退敌人,也可以为朝廷兵马的到来拖延一些时间。”

刘谌的这番描述如同画卷一样在李骧面前缓缓展开。

让李骧想到了秦朝时期的征兵制,但是又跟征兵制有所不同。

这些被陛下称为民兵的并不需要替朝廷出征,他们的存在只是保卫他们自己的土地和财产。

但不得不说陛下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很不错。

之前陛下就曾下旨在地方上征兵,虽然是让他们守卫本土,但效果却不怎么好。

大汉的赋税低,让天水百姓已经享受到了一些好处。

能吃饱饭谁愿意去当兵?

百姓的目光是短视的,但这种短视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智慧。

他们没有大人物长远布局和谋划的资本,只能紧盯着眼前的这点好处,这才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但这次不一样,这次陛下就是让他们看着自己眼前的这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