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中篇小说集世间百态 > 第53章 《张仲景教我治痈疽肿瘤》绝经后妇人右乳肿结

第53章 《张仲景教我治痈疽肿瘤》绝经后妇人右乳肿结(1 / 2)

绝经后妇人右乳肿结——刺血通络·方药外敷·气血双调

药庐的铜炉里煨着当归黄芪汤,醇厚的药香混着秋日的桂花香漫过竹帘,落在院角那丛泛黄的菊瓣上。仲景正用竹刀剖着一枚浙贝母,雪白的断面泛着珠光,忽然听见门轴“吱呀”转动,抬头便见个五十许的妇人立在门口,右手紧紧按在右乳处,青布衫的袖口磨得发亮,鬓角的白发沾着些尘土。

“先生……”她声音发颤,刚迈进门就踉跄了一下,我连忙扶她坐到榻凳上。她坐下时刻意将右肩后缩,仿佛那侧身子装着个碰不得的物件,“这右乳里长了个硬块,不红不肿,就是胀得慌,夜里躺不下,绝经三年了,咋会这样呢?”

一、阴结辨识:绝经后乳结的特殊病机

仲景示意她解开衣襟,妇人犹豫片刻,还是红着脸解开了盘扣。右乳外侧赫然鼓着个拳头大的肿结,皮色和周遭皮肤几乎无异,只是像蒙了层薄蜡,按上去硬如顽石,边缘倒还清晰,推之却不动。我凑近细看,结上隐约有几道青筋,像枯树枝盘在土上。

“这是‘乳中阴结’。”仲景指尖在肿结周围轻轻滑过,避开那几道青筋,“年轻姑娘的乳痈多是热毒掀动,红肿热痛像烧起来的柴火;你这结子不红不热,是气血瘀滞裹着痰湿,像河道干了,淤泥石块堆成的滩涂——绝经后妇人,血海渐枯,气血走得慢了,肝脾又虚,痰湿就容易堵在乳络里,越积越硬。”

妇人眼圈一红,从袖中摸出张揉皱的药方:“前儿个找郎中看,开了些蒲公英、连翘,喝了五天,半点没用,倒觉得更胀了。”

仲景展开药方,眉头微蹙:“这是治热毒乳痈的方子,你这阴结本就气血虚,再用寒凉药,好比给结冰的河道泼冷水,只会冻得更结实。”他让妇人伸舌,舌质淡紫,舌底络脉像蜷着的紫蚯蚓,“你看这舌象,是气血虚夹瘀,得温着通,补着散,不能强攻。”

阴结与乳痈的核心区别

仲景取来纸笔,画出两种肿块的对比:

-乳痈(阳证):红肿热痛,按之软或有波动感,舌红苔黄,脉数,属热毒壅盛;

-阴结(阴证):皮色不变,按之坚硬如石,无痛或微胀,舌淡紫,脉涩,属气虚瘀滞。

“尤其绝经后妇人,”仲景加重语气,“阴结最怕两桩事:一是用凉药伤了气血,二是总摸总按,扰了瘀结的‘静势’,反而让它往深里钻。”

二、刺血通络:放出瘀积的“老血”

妇人听得发怔:“那……那该咋办?总不能看着它长啊。”

“先给瘀结放放‘老血’。”仲景取过针囊,倒出枚三棱针,在烛火上燎了三圈,针尖映着光,像颗寒星,“你这结子周围的青筋,是瘀积的死血,堵着新血过不去,得先把它们放出来。”

他让妇人侧卧,右乳朝上,用酒精棉反复擦净肿结周围。我看见那几道青筋在皮下突突跳,像困在泥里的蚯蚓。“刺血要选准‘瘀络’,”仲景屈指在青筋上按了按,找出三个最鼓的点,“得斜着刺,别太深,让血自己流出来,不能挤。”

三棱针轻轻点下去,第一滴血珠紫黑如墨,坠在纱布上洇开个小点儿。妇人“嘶”了一声,却没躲:“倒不疼,就是有点发麻。”仲景不说话,只盯着血珠,第二滴、第三滴……血色渐渐变浅,从紫黑到暗红,再到淡红,像晚霞慢慢褪了色。

“够了。”他用干棉球按住针孔,“这老血放出来,新血才能流到结子周围,就像河道清了淤,活水才能进来。”妇人低头看那纱布,紫黑的血珠像串小葡萄,忽然笑了:“先生,怪得很,放完血,这胀感就轻了大半。”

仲景收了针:“每周刺一次,三次为一疗程。刺完别沾水,别吃辛辣,让伤口慢慢长。”他又取来三根银针,“再扎几针,通通乳络。”

针刺三穴的深意

1.右乳根穴:仲景将银针斜刺向肿结中心,“乳根是胃经的穴,绝经后胃经气血弱,这穴能引气血入乳,像给结子‘喂点养料’,才有劲儿散。”行针用“补法”,捻转时慢而轻,妇人说“像有股暖流从肋骨缝里钻进去”。

2.右足三里穴:针刚刺入,妇人就觉小腿酸胀,“这是胃经的‘合穴’,能补气血的‘源头’。绝经后气血少,光通不行,得让它自己‘生’出来。”仲景用拇指向上推针柄,“这叫‘烧山火’手法,能温着补气。”

3.右太冲穴:最后一针扎在足背,“肝主疏泄,绝经后容易生闷气,肝气一郁,乳络更堵。太冲能疏肝气,气顺了,血才跑得动。”

三针留了20分钟,期间仲景每5分钟行针一次。起针时,我见那肿结边缘竟软了些,不像先前硬得硌手。

三、内服方药:补气血、破瘀结的“缓兵之计”

刺完针,仲景坐到案前开药方,笔尖在纸上沙沙响:“绝经后阴结,得用‘缓兵之计’,不能急着攻,得边补边散。”他写一味药,便解说一味,像在给我上课。

内服方:黄芪莪术汤

-黄芪20克:“这是君药,得用北口芪,质硬味甜,能补气托疮。绝经后妇人气虚,就像推车没力气,黄芪能帮着‘推’瘀结,不让它往深里陷。”

-当归15克、鸡血藤15克:“当归要选头身尾全的,补血又活血;鸡血藤是‘血中藤’,能通经络,让血像爬藤似的,慢慢绕开瘀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