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天禧纲 > 第119章 外生枝

第119章 外生枝(1 / 1)

“宫城早就建好了。”熊赳赳沉声说道,“我们去的时候,虽然地上的木质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但是从浮光掠影的影像中可以看到他们宏伟的原貌。那些匠人,是被困在一间没完工的墓穴里,尸身都还完整。他们本来有机会逃出来,在墓穴崖壁上凿了条通往外界的通道,可惜送信的人死在了半路上,剩下的人没等到逃生消息,就这么困死在了里面。”他顿了顿,补充说道,“也多亏了这条通道,我们无意中发现了它,才得以越过火河,直接到了对岸的宫城。”

“没想到千年前的匠人,倒给你们铺了路。”熊炎森唏嘘不已,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接着往下讲,“咱们祖上在中原等到消息时,又过去了近三十年。传来的消息说,契丹人汲取太阳神溶液时,发生了大爆炸,整个太阳宫城全毁了,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那里。天禧纲自然没法开启,只能再等下一个回归年。”

“那时候,家业已经传到了第五任家主手里。”熊炎森的声音沉了些,“听到消息时,如早五雷轰顶,咱南兄一脉送了三千多匠人过去,耗费了十几年心力、财力,最后落得个鸡飞蛋打,他哪肯善罢甘休?当即又派了两名特使去西域,一探究竟。这两人一文一武颇有才干,一位精于谋略,一位善于功法,都是族里成长起来的好手。”

“他俩扮成商人,偷偷穿过元朝的禁区封锁,走了半年多才到达西域。可还没到西辽都城,就听说西辽已经被蒙古人灭了国,朝廷都没了,想找个契丹贵族都难。”

“但两人没敢放弃,硬着头皮走到了曾经的虎思斡耳朵,那地方早就成了蒙古人的地盘,街上全是蒙元的兵。他俩不敢暴露身份,只能在民间偷偷打听契丹皇族的下落。要知道,蒙古人恨透了契丹贵族,见着就杀,他俩只能昼伏夜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一个曾经的西辽宫帐老奴嘴里套出点消息:契丹可汗的残部,迁移到西北的花剌子模去了。”

“两人从没去过花剌子模,只知道那是丝绸之路上最大的货栈。他们又换了身行头,扮成贩卖瓷器的中原商人,赶了半个月的路,终于到了花剌子模的乌尔根奇。”熊炎森的语气里多了几分鲜活,“那地方真是热闹,是戈壁里的绿洲城,东亚来的商队、欧洲的传教士、龟兹的僧侣、波斯的胡姬挤在街头,于阗的美玉、大宛的宝马、东海的明珠、中原的丝绸堆得满街都是。那时候蒙古人已经占了大半个欧亚大陆,也就乌尔根奇还保着这份繁华自由。”

“可契丹人早就藏起来了。西辽灭国十几年,他们在乌尔根奇早就没了宫帐,混在市井里,跟寻常商人没两样。两位特使只好在城里住下来,慢慢查。最终他们还是发现,城里最大的那间商栈,就是契丹人的产业。顺着这条线摸下去,总算联系上了北弟一脉的继承人。”

“北弟倒是没瞒太多,把上次的事情全说了。全是因为他们操作疏忽,引爆了寝殿持仪式的大巫师和一位王子侥幸活了下来,可因为夸父族一直在阻挠,豢养的玄冰赤龙数量不够,汲取的溶液根本不够开启天门,只能当个‘光明之钥’,算是太阳神归巢的引信。”熊炎森叹了口气,“北弟也承认,这次的仪式与行动是彻底失败,只能等168年后的下一个太阳神回归年。他们还劝两位特使赶紧走,蒙古大军离乌尔根奇只剩百里,再晚就走不了了,让他们回中原报信,叫咱们南兄一脉蛰伏起来,等下次太阳神归巢,再东西联手,重振旗鼓。”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暂告一段落,没成想节外生枝,闹出了大麻烦。”

“是不是蒙古人屠城了?”熊赳赳突然插话。

熊炎森神情复杂地看了他一眼:“这事你们都知道了?”

熊赳赳和齐立昂都点了点头:“北弟提起这事时,仍然义愤填膺。”

“唉……”熊炎森重重叹了口气,“两位特使觉得就此回去,很难向家主交代,就想略施小计通过蒙古人与乌尔根奇结怨,趁机夺取光明之钥,只是没想到事情做的有点大,蒙古人直接将乌尔根奇屠城,也就是这次屠城,让南兄、北弟彻底结了仇,断绝了一切来往。”

“时间又滑过一百多年,中原再次改朝换代,大明已经立国,南兄一脉也传到了第十几代。这期间,家族几经波折,从安西府迁到无锡,最后又搬到了甘肃张掖。因为跟北弟断了所有联系,好几代家主都把心思放在了寻找守臣一脉上。毕竟,守臣是契约的主导者。

“找我们?”齐立昂吃了一惊。

“对。”熊炎森朝他扬了扬下巴,“可你们守臣太神秘了,我们手里的线索少得可怜,只知道大概在山东一带,具体在哪州哪县,谁也说不清。派去山东的人,跑了一趟又一趟,全是空手而归。”他继续解释道,“按盟约来说,守臣一直是一个‘超然存在’,只有南兄、北弟都拿到光明之钥,守臣才会现身,引导两方一起开启天禧纲;如果双方没能汲取足够的太阳神溶液,即便是找到了守臣,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支持与帮助。”

“没办法,等下一个回归年快到的时候,咱们家主还是硬着头皮,又派出了特使去西域,不管怎么样,都想再跟北弟谈一次合作。”

“两名特使风尘仆仆地抵达西域,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心头一沉,这里早已不是当年繁华的丝路要地,放眼望去满目疮痍,黄沙卷着断壁残垣在风中呼啸,连曾经车水马龙的乌尔根奇,都彻底被流沙掩埋在了地下,只隐约能看到地表凸起的土丘,昭示着这座绿洲城邦曾存在过。”

“北弟一脉更是踪迹难寻。特使们在西域辗转数月,走访了当年西辽旧部可能落脚的绿洲城邦、戈壁驿站,哪怕是偏远的牧民部落也没放过。他们心里揣着一个念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北弟一脉毕竟是耶律氏皇族后裔,当年西辽在西域经营近百年,不仅有根深蒂固的人脉根基,更藏着不少未被蒙古人搜刮干净的财富。就算国灭族散,要在这西域立足,就不可能完全抹去痕迹,总有蛛丝马迹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