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天禧纲 > 第117章 年号天禧

第117章 年号天禧(1 / 1)

可汗一眼看穿两人的心思,两人赶紧跪地谢罪,说绝不敢有非分之想,并一再承诺回到中原后,一定把北弟的诚意和天禧纲的关键信息禀报家主,让南兄、北弟两脉永结盟友,齐心协力让天禧纲早日重见天日。

可汗见到两人态度诚恳,这才满意,又把虞渊大兴土木的真正目的说了出来:“我们找到虞渊后,已经和夸父族签了盟约,要在地下洞穴里建一座配得上太阳神的寝殿。西辽刚建国,国库虽不算充盈,但是支撑这个大工程倒也够,但是缺懂营造的人才和匠人。就算四处征召,进度也慢得很。”他话锋一转,提议道,“不如你们南兄也出把力,我们出资金,你们从中原地区招募一批匠人,咱们双方合作,一起把这太阳宫殿建好。”

两位特使一听,心里又惊又喜。这可是拉近两脉关系的好机会,可他俩做不了主,只能先应下:“我们回去后一定如实禀报家主,争取尽快促成此事。”

可汗这才放两人离开,还送了不少西域的奇珍当礼物。在西辽待了整整三年,两位特使终于踏上归途,又走了近半年,才回到长安。家主本以为他俩早已客死西域,见他们平安归来,还带回了北弟一脉的消息和天禧纲的新线索,那早已快要熄灭的复国希望,瞬间又熊熊燃烧起来。这次西域之行,补全了南兄一脉缺失的很多关键信息,家主更坚信天禧纲真实存在,复国的念头也越发强烈。

可招募匠人这事,没那么容易。大宋早已亡国,元朝刚刚平定中原,对有技术的匠人管控极严。所有匠人都要在朝廷“工部”注册,持有专门的“匠牌”,那是朝廷的“专属资源”,绝不允许私自流转,想把他们调出中土,那是根本不可能。

好在元朝初建,对原金国辖区的管理还比较松散,给了家主可乘之机。当年元灭宋、金时,不少营造匠人不愿为蒙古人效力,纷纷逃到民间,闲置在乡野。家主的手下悄悄接触这些匠人,没多长时间,竟召集了近五百人。

可人凑齐了,怎么送到西辽又成了难题。大规模迁徙匠人,是元朝严令禁止的。家主只好又派人花钱买通朝廷权贵,拿到了“流民边区安置令”,借着“安置流民”的名义,才把这五百名匠人悄悄送到边境,与西辽派来接应的队伍会合,总算是完成了这桩难事。

但五百人远远不够支撑太阳宫殿的建设。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家主又用同样的办法,先后五次偷偷往西域送匠人,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三千多人。几乎把原中原腹地的能工巧匠都抽调空了。等元朝朝廷察觉不对劲时,匠人们早已到了虞渊,想追也追不回来了。

就这么又过了三十多年,地下洞穴里的太阳宫殿终于有了雏形,可咱们当年那位家主已经老得走不动路,有生之年再也见不到宫殿完工;契丹北弟的可汗也没能等到这一天,早早就去世了。之后西辽的军国大权落到可汗皇后手里,之后再传到太子手中,可没安稳多久,宫廷内部就爆发了皇族内讧,直到内乱平定,耶律家族才重新掌权,新帝登基之后,定的年号是天禧。

“等等!”一直默默听着的齐立昂突然出声打断,他知道这样不礼貌,却实在忍不住,挠了挠头,语气带着歉意:“前辈,抱歉打断您,我刚才没听清楚,新帝的年号是什么?”

熊炎森没生气,反而笑了笑,语气平静:“年号天禧。怎么,有问题吗?”

“您……您没记错吧?”齐立昂追问。

“当然没记错。”熊炎森看着他,“你是不是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

“是,我就是突然想起,北宋的真宗皇帝,好像也用过‘天禧’这个年号……”齐立昂话说到一半,自己都有点不确定。

“哈哈哈哈!”熊炎森突然大笑起来,“你没记错!真宗皇帝确实用过天禧年号!”

“啊?”齐立昂和熊赳赳同时惊呼出声。他俩都知道,年号是皇帝纪年的标志,也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历史上皇帝多、年号杂,可极少有皇帝会用前朝已经用过的年号。毕竟年号讲究“独一无二”,要么取“修美”之意,要么表“德化”之功,全是溢美之词,用前朝旧年号,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事。更何况“天禧”二字,还和天禧纲的名字一模一样,这里面肯定藏有深意。

熊炎森盯着两人,语气郑重:“天禧纲,本就是‘恭祝上天赐下禧运’的意思。而它对应的两个关键时间点,就是我大宋真宗改元天禧,和西辽新帝改元天禧,他们为什么先后用同一个年号,你们现在该明白了吧?”

“哦!”两人这才恍然大悟。

熊赳赳先反应过来,兴奋地说道:“这么说,真宗皇帝用‘天禧’做年号的时候,正好是三方契约者集结财富、筹建天禧纲的时候?”

“没错!”熊炎森笑着用胖手摸了摸熊赳赳的大头,“我这大孙子不笨嘛!你们现在才看出这层关联,倒也不算晚。”

齐立昂也赶紧追问:“那西辽新帝用‘天禧’做年号,就是为了重启天禧纲?”

“正是。”熊炎森点头,语气却沉了下来,“可惜啊,这次尝试没有成功,不然也不会轮到咱们这些后辈,还在为天禧纲的事上刀口舔血。”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真宗皇帝是公元1017年改元天禧,耶律家是1178年改元天禧,中间差了160年。在当时看,这时间很长,可放到千年历史里,不过是一瞬。那时候北弟一脉掌握着契约者的先机,可西辽国势已经被蒙古人压制得快喘不过气,新帝想借着改元天禧的机会,重启天禧纲、重振朝纲,一是为了祈求上天保佑,二是为了等着太阳神归巢,好汲取太阳神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