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急不得(1 / 2)

孔厚又很快皱起眉头:“话虽如此,可粮草调度、物资转运,哪一样不要户部牵头?当年前宋漕运,需三司统筹、发运司调度、转运司落实,咱们如今人手不足,如何撑起这摊子?”

蒋敬早有盘算,取来漕运史料抄本:“陛下已准我仿照‘中央统筹、分路负责’之法,设立西域转运署。”

他在纸上勾勒架构,“中央由户部仓部定年度漕额,河西诸路转运司负责将粮草集中至敦煌转般仓,再由西域转运署接管,通过热海道运往高昌、焉耆。”

他加重语气,“陛下还说了,年终要按运量考核,赏罚分明,这便能调动地方积极性。”

他走到案前,翻开《西域急需物资清单》:“种子要选耐旱的粟米与青稞,从关中粮仓调拨;农具需轻便耐用,由河东铁匠监赶制;最关键的是水利器械,要从江南调运龙骨水车,再让随军工匠仿制。这些都要在明年春耕前送到,咱们得立刻草拟调运文书。”

孔厚闻言精神一振,当即磨墨铺纸:“我这就核查关中粮仓存粮,你草拟文书,今夜便呈报陛下。”

他提笔的瞬间,忽然想起一事,“对了,汉代假民公田最终因豪强兼并而废,咱们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蒋敬眼神坚定:“陛下早有谕示,西域公田归建设军团直辖,设田官专管,严禁豪强染指。”

夜色渐浓,值房内的烛火却越烧越旺。

蒋敬与孔厚并肩坐在案前,核对着粮草数目,草拟着调运方案,昔日的焦虑早已化作忙碌的笃定。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蒋敬望着舆图上的塔里木河。

“你说,十年后咱们再来西域,会不会看到商铺林立,商旅不绝?”

孔厚停下笔,眼中满是憧憬。

蒋敬微微一笑,想起乾阳殿上姜齐的话:“何止十年?当年班超在西域经营三十载,方有丝路繁华。陛下所求的,是让大乾的旗帜扎根瀚海,让丝路的驼铃永续不绝。咱们今日多费些心力,将来的西域,便会少些战乱,多些炊烟。”

户部值房的烛火已添了三回,孔厚盯着案上摊开的《天下舆图》,指尖从西域一路划过西南的云贵山地、南越的岭南密林,最终落在北疆的草原之上,眼中满是按捺不住的兴奋。

“蒋兄你看,西域以军屯立根、流民拓土的法子若是能够奏效,那西南呢?南越呢?为何不能依样画葫芦?”

他抬手点向西南:“那里多山多水,却有河谷平地可耕,若仿西域设建设军团,令驻军屯田,再招抚当地部族,不出五年必能安定。”

转而又指向南越,“岭南虽湿热,却有珠江沃土,秦代便曾徙民五十万戍五岭,咱们只需轻徭薄赋,流民自会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