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分割围歼(2 / 2)

七月十三日凌晨,夜色尚未褪去。

马岭河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批黑影,李乾顺带着从环州城内逃出来的五千残军,趁着夜色,试图泅渡马岭河,向马岭山逃窜。

他们以为凌晨时分大乾军防守松懈,且马岭山地形复杂,只要能逃到那里,就能摆脱追击。

可他们没想到,项充早已率领三千五百人在马岭河东岸设伏。

当西夏残军刚进入河道中央时,项充立即下令:“开火!”

早已准备好的连弩、轰天雷、小型火炮同时发射,弩箭如雨点般射向河中,轰天雷在水面上爆炸,激起巨大的水花,小型火炮则轰击河西岸的西夏残军集结点。

河中的西夏残军顿时乱作一团,不少人被弩箭射中,或被爆炸的冲击波掀翻,沉入河中。

李乾顺见状,心中大惊,想要下令撤退,却发现西岸已被大乾军的炮火封锁,退路已断。

此时,项充又下令组织小船、木筏追击。

大乾军士兵们乘坐小船,向着河中的西夏残军划去,手中挥舞着刀枪,高喊着“投降不杀”。

夜色如墨,只有河面上偶尔泛起的水光,映出西夏残军慌乱的身影。

李乾顺带着五千残兵,踩着冰凉的河水,试图借着夜色掩护泅渡,他们不知道,不仅大乾军早已在此设伏,更有一群手持农具的百姓,正守在岸边,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项充率领的大乾军刚发起攻击,河对岸就传来了嘈杂的动静,当地百姓得知西夏残军要逃,自发组织起来,推着渔船、扛着木筏,向着河边奔来。

“大乾军的兄弟们,我们来帮你们!”一名渔民高声喊道,一边用力将渔船推入水中,一边招呼着乡亲们上船。

十几艘渔船瞬间布满河面,百姓们摇着船桨,速度甚至比大乾军的战船还快,很快就抵达了河中央,帮助士兵们运送兵力、打捞落水的西夏残军。

河东岸的岸边,更是挤满了手持锄头、镰刀的百姓。

他们中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身强力壮的青年,甚至还有十几岁的少年,此前西夏军在环州一带烧杀抢掠,百姓们早已对其恨之入骨,如今终于有机会报仇,各个握紧了手中的农具。

家住马岭河边的王老汉,今年已六十多岁,此刻正扛着一把磨得锃亮的锄头,在岸边来回巡逻。

他的儿子去年被西夏军抓去当壮丁,至今下落不明,这份仇恨,早已刻在他的心里。

突然,他看到不远处的水面上,一个黑影正挣扎着向岸边游来,是一名西夏残军,身上还背着一把马刀。

“狗东西,还想跑!”王老汉眼中闪过一丝怒火,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

那名残兵刚爬上岸,还没来得及站稳,王老汉就举起锄头,朝着他的后背狠狠砸去。

“噗通”一声,残兵应声倒地,疼得龇牙咧嘴,想要起身反抗,一锄头砸在残兵头上。

“还想反抗?好好的给老子当军功去吧!”王老汉厉声喝道。

激战至清晨,河中的西夏残军已所剩无几,只有李乾顺还在试图躲藏。

他为了掩人耳目,脱下了帝王的龙袍,换上了普通士兵的衣服,可慌乱中,却忘了换下脚上的龙靴。

一名农户,正在岸边清理战场,突然看到一个“士兵”蹲在芦苇丛中,脚下的明黄色的马靴与粗布军装格格不入。

“你是何人?”农户大喝一声,同时举起了手中的镰刀。

李乾顺心中一惊,想要起身逃跑,却被那人一把抓住衣领。

周围的百姓听到动静,纷纷围了过来,七手八脚地将李乾顺按在地上,用绳子捆了个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