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党世隆劝降(2 / 2)

“我听说大乾军那边待遇可好着呢,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分地。”又一名士兵小声说道,眼里满是向往,“要是咱们投降大乾军,是不是就不用饿肚子了?”

这话一出,其他士兵都沉默了。

就连田虎的嫡系部队,也开始出现动摇。

粮荒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饥饿,更是心理上的绝望。

田虎军的士兵们,早已没了当初的斗志,他们像一群迷失方向的羔羊,在饥饿与恐惧中挣扎。

而这一切,都被城外的大乾军看在眼里。

尤其是每日在城外负责招降的岳飞。

太原城外的大乾军阵地上,每日清晨、正午、黄昏,都会准时响起喇叭声,这是大乾军专门设置的“宣传队”,正在向城内的田虎军士兵宣传“优待俘虏”政策。

“城内的兄弟们听着!大乾军承诺,投诚者不杀、不辱、不没收私人财产,愿回家的发放路费,愿参军的择优录用!”宣传队员的声音通过喇叭放大,清晰地传入太原城内,“长安已经被大乾拿下,黄河以北都在大乾治理下,百姓们立功有赏、分田有地、干活有饭,再也不用忍饥挨饿!”

城内的田虎军士兵们,大多躲在城墙的垛口后,偷偷听着喇叭里的内容。

站在城头上的一个士兵,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听到“分田有地、干活有饭”时,眼里满是向往,他家里本就是农民,若能分到土地,再也不用跟着田虎打仗,该有多好。

有胆大的士兵,甚至冒险趴在城墙上,对着大乾军阵地喊话:“兄弟,投诚的话,真的能有饭吃吗?要走什么流程啊?”

大乾军的宣传队员立即回应:“放心!只要你从东门北侧的缺口出来,我们有‘劝降站’,保证你安全,还能吃上热馒头!”

除了喇叭喊话,大乾军还印制了大量传单,用投石机和风筝向城内投掷。

传单内容丰富多样,有“投诚信”,详细说明投诚后的待遇,有“太原粮荒实况”,列举田虎军克扣粮食、士兵饿肚子的案例,有“大乾军政策”,图文并茂地介绍分田、参军等福利。

甚至还有“投诚路线图”,用简单的线条标注出从城内到“劝降站”的安全路线,提醒士兵避开田虎的巡查岗。

太原城内的街道上,随处可见飘落的传单。

百姓们捡起传单,互相传阅,田虎军士兵们则偷偷藏起传单,在私下里讨论。

一名士兵看着传单上“大乾治下百姓分田种地”的图画,忍不住对同伴说道:“要是咱们也能像这样,不用打仗,还能有地种,该多好啊!”

为了增强劝降的说服力,大乾军专门在前沿阵地设置了“劝降站”,并从被俘的田虎军士兵、小校中挑选出愿意配合的人,进行思想教育后,让他们用喇叭向城内喊话,这就是“现身说法”的劝降策略。

党世隆原本是田虎麾下守雁门关的守将,投降后,大乾军不仅没有对其降职,只是给他调换了兵马,安排了教导员,并未解除他的兵权。

对此党世隆感激不尽。

当得知可以通过喊话劝降昔日战友时,党世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兄弟们,我是党世隆!”党世隆拿着喇叭,对着城内喊道,“我现在依旧是雁门关守将,你们别再跟着田虎送死了,快过来吧,有饭吃,还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