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由吐蕃大将论恐热统领,共约四万人,全部为骑兵,是“西北兵团”中战力最强的一路。
其作战目标明确:从甘肃东部出发,经宝鸡向长安以西的武功、扶风推进,占领长安西侧的战略要地,切断长安与西部秦凤路的联系,为北路军合围长安创造条件。
论恐热是吐蕃名将,擅长骑兵战术,他将西路军分为三个梯队:
先锋约一万人,由吐蕃精锐骑兵组成,配备轻甲,速度快,负责开路与侦察,扫清沿途的大乾军哨所,确保主力部队顺利推进。
主力梯队约两万人,由论恐热亲自率领,配备重甲骑兵与少量投石机,是西路军的核心战力,负责突破大乾军的防线,攻占武功、扶风等重镇。
后备梯队约一万人,由吐蕃副将统领,负责保护粮草补给线,防止大乾军从后方偷袭,同时万一战败,可以收拢先锋梯队的伤员与溃散士兵。
西路军的优势极为明显,骑兵机动性强,一天可行军百余里,能快速穿插到大乾军的防线薄弱处;且吐蕃骑兵擅长野外作战,在开阔的平原地带,几乎没有对手。
论恐热对此信心满满,他曾对部下说道:“大乾军虽攻占长安,却立足未稳,只要我军快速推进,定能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拿下武功、扶风!”
五月底,西路军从甘肃东部出发,沿着渭水西岸快速推进。
沿途的大乾军哨所大多兵力薄弱,根本抵挡不住吐蕃骑兵的冲锋,纷纷被击溃。
短短三天时间,西路军便推进至宝鸡城外,距离长安以西的武功仅百余里,长安西侧的危机,已悄然降临。
北路军由嵬名令公残部组成,共约六万人,兵力多于西路军,却包含了西夏残部与王庆残部的部分兵力,战力相对混杂。
其作战目标只有一个从环州出发,经庆州、宁州、邠州向长安以北进攻,占领长安北侧的咸阳等重镇,从北侧威胁长安城区,与西路军形成对长安的南北夹击之势。
嵬名令公将北路军分为两路。
左路由王庆率领,约两万人,以王庆残部为主,配备少量西夏步兵,负责从环州出发,经庆州、宁州向邠州推进,攻占邠州后,继续向长安以北的三原进攻,牵制大乾军的北线兵力。
右路由嵬名令公亲自率领,约四万人,以西夏残部为主,配备部分吐蕃骑兵,负责从环州出发,经庆州向宁州推进,与左路军在宁州汇合后,共同向咸阳进攻,直逼长安北侧。
北路军的优势在于兵力众多,且熟悉环州、庆州一带的地形,西夏党项部族长期在这一带活动,对沿途的关卡、小路了如指掌,能帮助北路军避开大乾军的主力防线。
同时,北路军还裹挟了沿途大量的工匠,准备制备攻城器械,如云梯、撞车等,可以在攻伐咸阳等重镇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