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罗刹国鬼故事 > 第506章 坦波夫的征婚者

第506章 坦波夫的征婚者(1 / 2)

在伏尔加河支流莫克沙河的淤泥岸边,坦波夫这座小城沉甸甸地压在罗刹平原的肋骨上。冬日的风从西伯利亚平原卷来,裹挟着工业废料的酸腐气息和陈年马铃薯皮的霉味,刮过灰扑扑的赫鲁晓夫楼。窗户上结着冰花,如同垂死者眼角的泪痕。街道上,几个裹着破旧毛皮帽的老头在面包店外排着长队,手指冻得发紫,却仍固执地攥着皱巴巴的卢布——这是苏联解体后三十年,坦波夫的日常:一种缓慢的窒息,一种被历史碾过的市井生活特有的、令人作呕的压迫感。人们谈论天气,谈论伏特加价格,或沉默地数着养老金到账的日子。没有人谈论希望,因为希望是种奢侈,而坦波夫只配拥有灰烬。

就在这片灰烬中,一个名为被刺痛的心的视频账号悄然滋长,如同墙角的霉斑。它的Ip地址锚定在坦波夫,一个连罗刹国地图册都懒得标注的角落。账号的主人是娜塔莉亚·伊万诺夫娜·索科洛娃,一个四十八岁的离婚妇人,住在城东十月革命街七号那栋摇摇欲坠的公寓楼里。她的房间弥漫着廉价香水、隔夜炖菜和一种更深沉的、独居者特有的孤寂气味。娜塔莉亚总在傍晚开播,屏幕的光映在她涂着过厚粉底的脸上,像一尊劣质的圣像。她对着镜头,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声音甜腻得能拉出糖丝:我的心肝,你什么时候来呀?我去火车站接你,保证!眼看要下雨了,你怎么还没到……看见奶奶了吗?这是你未来的丈母娘,亲爱的!

镜头深处,一个佝偻的老妇人坐在褪色的沙发上,被娜塔莉亚的美颜滤镜扭曲得面目全非——鼻子拉长如哥萨克骑兵的马刀,脸颊膨胀成发酵过度的面团,眼窝深陷如弹坑。那是她的母亲柳博芙·米哈伊洛夫娜,一个沉默寡言的老党员,此刻却成了屏幕里的奥特曼。娜塔莉亚浑然不觉,只顾着用涂着猩红指甲油的手指戳向镜头:快说,你爱不爱我?我等你啊!这种拙劣的表演,竟在三个月内吸聚了四十万粉丝。粉丝的名字透着一种东斯拉夫式的、近乎悲壮的朴素理想主义:天道酬勤宁静致远顺其自然——全是些在退休金单上挣扎、在集体记忆的废墟里寻找慰藉的大爷们。他们像被无形的磁石牵引,纷纷点开那个闪烁的形图标,留言区瞬间淹没在衰老灵魂的呓语中。

我从伊尔库茨克来!明天到坦波夫!

我的心肝,我已买好票!别辜负老头子!

你是我白月光!在火车站等你!

坦波夫火车站,这座建于沙皇时代的红砖建筑,早已斑驳如老人的牙齿。它曾是连接首都与南方粮仓的枢纽,如今却只余下几趟摇晃的老年专列,载着去伏尔加格勒或萨拉托夫探亲的孤寡老人。但自从娜塔莉亚的视频风靡,这里竟成了朝圣地。清晨五点,当第一缕铁灰色的天光刺破浓雾,火车站前的广场已悄然聚起一片白头翁的海洋。他们拄着自制的桦木拐杖,推着吱呀作响的轮椅,衣兜里塞满硝酸甘油片和降压药瓶,像一群被遗弃在时间荒原上的幽灵。有人裹着苏联时期的老式军大衣,肩章磨得发亮;有人脚上趿拉着破洞的毡靴,露出冻疮的脚趾。他们不说话,只死死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在布满裂纹的廉价智能手机上颤抖地滑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秋虫最后的鸣叫。

我的心肝,我已等了三天!你在哪?

来吧,我给你看我的花园!我有覆盆子!

别丢下老头子!我什么都给你!

最引人注目的是伊万·彼得罗维奇·科兹洛夫,一个来自新西伯利亚的七十二岁退伍老兵。他脑梗后说话含糊不清,像含着一口热粥,却硬是坐了四十八小时硬座,抵达坦波夫。此刻,他蜷缩在火车站对面小旅店的三楼单间里。房间狭小如棺材,一张铁床、一个裂了缝的搪瓷脸盆、一盏昏黄的灯泡,日租三十卢布——这几乎是他两天的养老金。伊万每天清晨六点准时爬起,用颤抖的手在被刺痛的心的评论区留言,字迹因手写输入法的错乱而扭曲:你好,亲爱的!我在这!来找我吧!可回复他的只有系统冰冷的消息已读提示。他把手机贴在耳边,一遍遍播放娜塔莉亚的视频,仿佛那是来自天堂的圣咏。隔壁房间的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波波夫更糟,这位来自下诺夫哥罗德的退休钳工,因严重关节炎只能坐轮椅,却坚持让儿子用火车托运过来。他整日守在窗边,用望远镜扫描火车站出口,嘴里念念有词:她在哪?她答应过的……,药瓶在口袋里叮当作响,像丧钟的余音。

旅店的老板阿纳托利·瓦西里耶维奇是个秃顶的酗酒者,此刻正用沾满油污的手指翻看伊万的留言截图,对常客瓦西里吐槽:听着,瓦夏,这索科洛娃不是人!她是蜘蛛!在网里抓老头子!瓦西里是本地邮局退休员,正就着劣质伏特加啃黑面包:那又怎样?说不定她真在拯救我们的旅游业?瞧,我们坦波夫地区账号才2000粉丝,她有40万!整个坦波夫才80万人!他掰着手指算:要是每个老头子每天花一千卢布——吃饭、旅馆——那就是几百万!她是天才!话音未落,窗外传来一阵骚动。一群大爷推着轮椅,簇拥着一个面色青紫的老人冲进旅店大厅——那是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他因过度激动引发心绞痛,药片卡在喉咙里。众人七手八脚地掰开他的嘴,硬塞进硝酸甘油,老人喉间发出风箱般的嘶鸣,手指却仍死死攥着手机,屏幕定格在娜塔莉亚的笑脸。瓦西里摇摇头,灌下一口伏特加:这就是浪漫主义!到坟墓为止……——东斯拉夫人对痴情的悲悯与嘲讽,总在生死边缘交织如麻。

娜塔莉亚·伊万诺夫娜对此浑然不觉,或者说,她精心编织的幻梦不容现实玷污。她的直播愈发露骨:镜头扫过低胸毛衣,手指暧昧地滑过桌面,声音压得更低:我的心肝,你知道我一个人……好寂寞……来吧,我安慰你!评论区瞬间被祝你健康,美人!我要给你一铐子!淹没——后者实为手写输入法的荒诞产物,一铐子本应是,却成了刑具的隐喻。更有人直白留言:露条腿看看!娜塔莉亚只是咯咯笑,美颜滤镜将她的脖颈拉长如天鹅,却把背景里缝补冬衣的柳博芙·米哈伊洛夫娜扭曲成一团蠕动的阴影,仿佛老妇人正被无形的力量吞噬。这种低俗的挑逗终于触怒了平台。一个阴冷的午后,账号突然被封,提示语冰冷:内容违反社区规则。粉丝们如遭雷击,火车站广场瞬间陷入死寂。伊万·彼得罗维奇瘫坐在轮椅上,手机从颤抖的手中滑落,屏幕碎裂如他崩塌的世界。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则对着空气嘶吼:你在哪里,我的白月光?别走!,药瓶撒了一地,蓝色小药丸滚进排水沟的淤泥里。

然而,死亡只是幻觉的序曲。三天后,被刺痛的心以更妖艳的姿态重生,Ip地址赫然显示在新西伯利亚。新视频里,娜塔莉亚站在陌生的雪景前,声音带着刻意的哽咽:原谅我,我的老头子们……坦波夫不接纳我。但我等你们在新西伯利亚!火车站在迎接!消息如野火燎原。火车站广场的白头翁们先是呆滞,继而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伊万·彼得罗维奇用冻僵的手指抢购新西伯利亚的车票,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甚至让人推他去售票处,嘶哑地喊:一张票……到世界尽头!阿纳托利老板看着空荡的旅店,啐了一口:全跑光了,这群狗娘养的!留给我一堆债……坦波夫骤然冷清,只剩寒风卷着废弃的药瓶和揉皱的车票,在空荡的广场上打转。柳博芙·米哈伊洛夫娜坐在窗边,默默修补着娜塔莉亚撕坏的直播背景布,针脚细密如她一生的忍耐。她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娜塔莎……你看不见吗?这不是爱。这是饥饿。灵魂的饥饿……娜塔莉亚正忙着调试新西伯利亚的滤镜,头也不抬:妈,闭嘴!我在拯救罗刹国!——在布尔加科夫笔下,疯狂常以救世主的姿态登场,而清醒者反被视作障碍。

但坦波夫的夜,从不轻易放过被遗弃者。当最后一列载着大爷的火车驶离,城市陷入一种比冬夜更浓的死寂。伏尔加格勒方向吹来的风带着硫磺味,街灯在雾中晕开病态的黄光,像垂死者的眼白。伊万·彼得罗维奇终究没走成。心绞痛发作后,他被儿子强行接回新西伯利亚,但灵魂已留在坦波夫。某个无星的午夜,他竟独自推着轮椅,鬼使神差地回到火车站广场。寒雾如裹尸布般缠绕,广场上空无一人,只有广播里断续的电流杂音,模拟着娜塔莉亚甜腻的声线:我的心肝……来吧……伊万颤抖着举起手机,屏幕映出他青灰色的脸。突然,镜头里的美颜滤镜自动启动——他的皱纹被抹平,白发转为乌黑,轮椅消失不见。他看见自己地站在娜塔莉亚身旁,背景是扭曲的坦波夫街景:赫鲁晓夫楼像融化的蜡烛般流淌,面包店排队的人群化作纸片人,在风中飘散。更恐怖的是,柳博芙·米哈伊洛夫娜的奥特曼幻影从雾中浮现,巨大的阴影覆盖整个广场,眼窝里燃烧着幽蓝的火苗。伊万想尖叫,却发不出声,只觉一股冰冷的吸力从手机屏幕传来,仿佛要将他拽入那个虚假的、滤镜包裹的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