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 第371章 镇国公的非人手段,道衍也是野道士

第371章 镇国公的非人手段,道衍也是野道士(1 / 2)

朱元璋有了这个感觉之后,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正坐于大厅上位的朱棣身上。

与此同时,朱棣也开了口。

朱棣在听到‘白帽子’三个之后,先是眼前一亮,然后就面露不大明显的贪婪之色。

可紧接着,他又赶紧收敛了这一抹,不大明显的贪婪之色。

“胡闹!”

朱棣的表情异常严肃,语气也尽是责备之色。

可不论是他的表情,还是他的语气,又或者是他的眼神之中,都没有半点杀意。

按理说,面对这么一个蛊惑自己造反的秃驴,但凡是个忠臣,都该杀之而后快。

就算是因为念及旧情,不忍下杀手,也该严厉的警告。

可朱棣却是既没有动杀心,又没有警告的意思。

朱元璋看着已经人到中年的朱棣,脸色瞬间就不怎么好看了。

“这家伙!”

“说这么一句‘胡闹’,怎么那么像是场面话?”

“难道,这家伙还真有什么想法?”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趴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的林昊,表情却是异常的平静。

就好像,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似的。

当然,他的眼里也有一抹,不易察觉的失落之色。

如果朱元璋现在把注意力放在林昊的身上,他就会察觉到这一抹,不易察觉的失落之色。

而且,他还可以准确的予以形容。

没错,

他眼里的这一抹失落之色,就是因为‘想要改变,却没能改变’的心理写照。

朱元璋之所以可以准确的予以形容,还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对他并不陌生。

不仅不陌生,反而还相当的熟悉。

甚至这样的感触对他来说,真就是比女人来红还要来得勤!

只可惜,现在的朱元璋,眼里只有已经让他起疑的朱老四,并没有带他来看这一幕的林昊!

朱元璋的眼里,朱棣话音一落,只是很是严肃的瞪了黑衣僧人一眼,就赶紧跑出门去。

他很是警惕的左右环顾之后,又赶紧回来关上房门。

朱棣回到大厅之后,就一脸严肃的对黑衣僧人说道:“道衍,你这话以后不许再说了。”

“从你跟我来到封地之后,你隔三差五就说一次。”

“要是被王妃听到,她又要叫着砍了你!”

朱元璋的眼里,这名被朱棣称之为‘道衍’的黑衣僧人,只是淡然一笑道:“殿下很想太祖高皇帝,就连惧内也是。”

“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然如此,殿下就该听王妃的话,早早的砍了贫僧这个祸害啊!”

“可你却并没有!”

道衍话音一落,不等朱棣给出反应,朱元璋就有了近乎于冰冷的反应。

朱元璋并不在乎道衍说他惧内这事,毕竟早在洪武六年之前,他这方面的贤名,就已经传得尽人皆知了。

他起初还不承认,甚至还会气得直跺脚。

可时间一久,他就懒得搭理了!

现在的朱元璋,虽然觉得这黑衣僧人,是一个该杀的妖僧,可他也认同这个妖僧说的话!

所以朱元璋那原本瞄准道衍,还富有杀意的目光,转而瞄准朱棣之时,直接就变得冰冷而凌厉,还尽是猜忌之色。

“是啊!”

“你早该听你家王妃的话,杀了这个天天蛊惑你造反的妖僧。”

“可你为什么不仅不杀,还留为幕僚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觉得这个所谓的‘燕王妃’,还算是个好儿媳。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朱棣又再次开了口。

“你......”

“你当真以为,本王不敢杀你吗?”

道衍听后,手里的念珠,依旧匀速拨弄。

他的脸上,也是一点担忧害怕的表情都没有。

他依旧淡笑道:“殿下要杀贫僧,易如反掌,殿下不是不敢杀贫僧,而是不忍杀贫僧。”

“应该说,殿下是依旧没有放弃那顶,差点就到手的白帽子。”

道衍话音一落,依旧是不等朱棣给出反应,朱元璋直接就眼前一亮。

“差点就到手的白帽子?”

“什么是‘差点就到手的白帽子’?”

“难道,在此之前,老四还和允炆争过皇位?”

“难不成,允炆如此恨他,就是因为他和自己争过皇位?”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就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这并不能成为朱允炆如此恨他的理由。

太子朱标没了之后,虽然说嫡孙是皇位继承人,但其他的嫡子,也是皇位继承人。

不论是‘子亡孙继’,还是‘兄终弟及’,都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事情。

如果只是明面上的竞争,他该不至于这么恨朱棣才对。

再者说了,他朱允炆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即便是有所芥蒂,也不至于喊出‘要朱棣去死’的口号!

“难道,除了竞争皇位,老四还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

“......”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朱棣又看着道衍,用似有威胁的语气说道:“道衍,你别总是一副,看透本王的样子。”

“从古至今,自以为看透主公的僚属,都没有好下场!”

“当年兴宗皇帝驾崩,本王是和当朝陛下竞争过皇位。”

“可太祖高皇帝还是决定让当朝陛下继位,本王虽然有所不甘,但那都是以前的事了。”

“现在,本王只想驻守北平,为大明看好这北方大门!”

“所以,以后不要再说什么白帽子了!”

话音一落,朱棣直接就转过了身去,一副没有言明的‘送客之姿’。

可道衍非但不走,还一脸的追忆之色。

紧接着,他就回忆道:“贫僧出生医学世家,十四岁剃发为僧。”

“出家之后,贫僧先后游学密教和天台,最后才改学禅门,得名‘道衍’。”

“贫僧虽是佛门中人,却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得其阴阳、占卜之术。”

“所以,贫僧也和镇国公一样,是一个野道士!”

“贫僧游学期间,相士袁珙曾说,‘怎有如此特异的僧人,眼如三角,体如病虎,必定天性嗜杀,是和刘秉忠一样的货色!”

“贫僧听后,不但没有发怒,反而还心中大喜......”

随着道衍自我介绍的深入,朱元璋对他‘妖僧’的评价,就更加的深刻。

可与此同时,他也更加认可这个‘妖僧’的能力。

甚至,还有那么点和林昊作比较的意思。

“和刘秉忠一路货色?”

霎时间,刘秉忠的相关史料,也出现在了朱元璋的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