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发展方向,基本上是为远盛实业贴身打造的,紧跟陈元生的步伐,你投资什么产业,我就跟什么专业。
工业大教职工也都心知肚明,陈老板是大金主,而且是独一档的那种,不但自己给工业大投钱、搞项目,还拉来吕老板一次性捐款五千万,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申请其他项目资金,很难批下来不说,还耗时费力。
曙光电子这边则是直接列出课题,谁觉得自己能拿下,就可以申请,还可以组团申请,资金到位高效直接,没那么多繁文缛节。
至于李云溪成为副院长,虽然有不少人眼红,但大家都主动选择了闭嘴:能得罪饶大强,别得罪李博士。
得罪饶大强,他最多找借口扣你三五百的工资。
但得罪李博士,可能就失去了拿三五十万的机会,我们太想进步了!
…………
截至六月底,远盛实业旗下公司青州部分在册正式员工,达到1.55万人。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超过7000人,本科以上学历超过4000人,硕士以上学历1200余人,博士学学历373人。
外籍员工(不含港台职工)297人。
职工工资的中位数2500元,平均工资5500元。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是因为挖来的非大陆籍员工的工资太高,比如仅丹尼尔一人的年薪支出就有400万,这帮人极大的拉升了企业平均水平。
远盛实业每月的工资支出超过8500万元,如果再加上奖金、福利,仅人力成本一项,年支出就超过14亿元。
庞大的人力资源成本,也让远盛实业的科技蓝图日渐丰满,网络和软件产业、数据中心、曙光电子、量子光学科技公司,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状态。
青州市有12所大中专院校和4所高等院校在积极的向远盛实业靠拢,在采购电脑、软件、办公家具等产品的同时,达成人才输送、学生实习、课题攻关等多种合作。
仅今年上半年,远盛实业旗下相关公司,就从青州市各大院校吸纳毕业生1100余人,将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生薪资水平,拽上了一个新台阶。
不要小看毕业生薪资水平这个不起眼的指标,它能从侧面提升学校的含金量,值得领导们吹一吹喇叭。
除此之外,远盛实业还主动吸纳本地破产企业下岗职工183人,为社会稳定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7月11日,青州市公布1999年第二季度GDP增长率为38.7%。
而实际统计的GDP增长率为51%。
理由跟上个季度类似,公布的越高,上面对你经济过热的警惕就越高。
再者,GDP增长超过20%,在国内已经是顶部了,没必要自己跟自己较劲!
保存点实力,万一哪个季度GDP增速减慢,再把以前的给加上去,这叫反向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