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炸营(1 / 2)

散兵坑是军队最简单的土工作业。

这些精壮的小伙子,挖一个直径四尺,深三尺的坑,都花不了半天的时间。岭南的土地含水量大,挖起来更容易,挖出来以后,坑底甚至还有一汪水。在这样的散兵坑中蹲守,士兵也要在非常潮湿的环境中浸泡,皮肤都会发白,起很多褶皱。

不过年轻的士兵们并没有抱怨。

对战象的恐惧战胜了所有一切不适。

眼下赵佗的这次佯攻,进攻的土着士兵已经被击溃,战象却并没有随着溃兵一起溃退,而是在这块布满深坑的平地上不知所措的徘徊——坑太多,这几十头战象进退两难。在没有象奴牵引的情况下,大象就呆呆的站在那里甩动长鼻子,不敢前进、不敢后退,也不敢攻击战场上的敌人。

大象是一种非常聪明、敏感的动物,他们感觉到这个战场上的古怪和可怕,已经完全放弃了对人类的敌意。

赵佗的脸色很难看。

散兵坑看起来当然比铁蒺藜更难更昂贵一些。但是散兵坑可以快速布满整个林尘城外的空地。想用铁蒺藜铺满这块土地,需要搭建高炉、挖矿、重新熔炼生铁,都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但是挖散兵坑……

蒙恬有十五万士兵,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挖十五万个散兵坑。

整个平原上,就会到处都是散兵坑。

而那种快速挖坑的工兵铲……就只有秦军才有。

不得不说,从城上看下去,那种铲子看起来很方便,挖坑又快又好,那种铲子本来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农具的,没想到秦军竟然装备到军队之中。

不过想想也对,秦人的信仰就两个字,曰耕曰战。农具装列到部队中,一点都不奇怪。秦军爱用的戈,和镰刀头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柄更长了一些,收割生命和收割麦子有什么区别?

越人士兵后退,之前溃逃的秦军又开始前冲,但是也不是乘胜追击,而是回到没有挖完的散兵坑,继续开始土工作业。这下子这些士兵比之前更加卖力……当所有士兵亲眼看到散兵坑在战斗中的作用,看到散兵坑如此有效保护自己的时候,当然会更加用心。

谁拥有了一个散兵坑,谁就拥有一副无敌的铠甲。

秦军的大营中走出一队队士兵,身背武器,手持工兵铲,在战友的掩护下,继续前突开始挖坑。

最近的散兵坑,距离林尘城只有不到四里。

策略很清楚,蒙恬要用这样的散兵坑,将部队部署到林尘城下,活活困死这七万越军和千头战象。

这是战场上真实的武器对决,没有阴谋、没有诡计。所有的东西都在每个人的眼前。你看得到,却无法破解。

散兵坑是热兵器时代的作战技术。当你使用的主要是步枪、火炮这样的远程杀伤武器,在掩体后面作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就更重视队列行进,方阵最能发挥长矛的威力。雁形和蛇形阵列最能发挥弓弩的威力。

热兵器时代,战场上就不需要士兵列队布阵。所有步兵都会躲在掩体后面打黑枪。

当战场上已经遍布散兵坑的时候,秦军军营终于使用牛车拉着巨大的铁轮车,拖着铸铁炮,在距离林尘城三里的距离上,落下了铁炮,搭起简易炮台。

然后精通数算的文化署的书生,走到炮台前,帮助炮兵开始计算。

赵佗第一次看到秦军火炮的真身——原来楼船上能发射弹丸的武器,是这样的巨物,黑洞洞的炮口让人胆寒。

蒙恬的大纛也已经来到了距离林尘城5里的位置,一座全新的望楼就矗立在此地。一身黑袍的蒙恬来到望楼之上,在这个距离上,蒙恬和赵佗已经几乎可以看清对方的面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