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季宇宁的专机抵达了威尼斯马可波罗国际机场。
他将参加9月4日至9月15日举行的第46届威尼斯电影节。
他是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主席。
在机场,他见到了电影节艺术总监比拉吉以及选片总监马可穆勒。他觉得意大利人比年初的时候戛纳电影节的法国人要热情多了。
法国人一般比较高冷,而且天性就和好莱坞的大佬不对付。
在戛纳电影节的历史上,往往那些针对好莱坞的电影,更能获得大奖。
等到了丽都岛,他见到了另外8位评委,这次评审团的气氛,也比5月份的戛纳要好得多,所有的评委见到他,就像老朋友一样。
58岁的好莱坞着名摄影师纳斯托·艾尔孟德罗斯,他是西班牙巴塞罗那人。
纳斯托凭借电影《克莱默夫妇》,《青春珊瑚岛》《苏菲的抉择》,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的提名。
季宇宁前几年为巴塞罗那举办1992年奥运会,创作了一首全世界都称赞不已的奥运主题歌。这个时候,所有的巴塞罗那人,包括那位萨马兰先生,都对他非常感激。
50岁的意大利人普皮·阿瓦蒂,他是专门拍喜剧影片的导演。他此前曾经加入乐团担任吹奏爵士黑管手。
所以他对于季宇宁这位大导演,和着名的吹管乐器演奏者和作曲家,非常的钦佩。
46岁的德国着名演员克劳斯·马利亚·布朗道尔,他就是电影《靡菲斯特》的主演季宇宁和他曾经在电影节上同台竞技过,因此也是熟人。
56岁的法国男演员丹尼尔·海曼,这是评审团中唯一的一个法国人。而且这个法国人还没什么名气。
49岁的希腊女作曲家,着名的电影配乐,艾莲妮·卡兰德若。
47岁的意大利女演员Mariao,她也是音乐人。
剩下的,就是来自好莱坞的北美演员和导演大卫·罗宾逊,约翰·兰迪斯等人。
在其后的十几天,小季同志开始每天固定时间观看参赛影片,除此之外,他仍然是从事自己的创作工作,包括那部在戛纳没有写完的法语小说《朗读者》。
这本小说快要写完了。
9月12日。
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开始进行最后的评奖工作。
季宇宁作为评审团主席,自然是召集人。
前世,就在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诞生了第1部获得金狮奖的华语电影。
当时的威尼斯电影节选片总监马可穆勒,后来曾回忆谢晋这一次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经历,他说:
“1989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如果谢晋不是评委,那么侯孝贤的那部电影就不会得金狮奖。因为其他国家的评委理解不了电影里那个地方在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他们只能看出这部电影的手法很高妙,但还是需要有一个华夏来的老前辈、电影界的权威人士,来告诉他们其间的真正含义。”
季宇宁可不准备像前世谢导那样,为海峡对岸的这些人做嫁衣裳。
因为那个地方的人简直太浑了,虽然这位侯导人还是不错的,很温文尔雅,很低调,很客气的一个人。
但是他待的那个环境不行。
这位侯导和后来的杨德昌等人,并不是那个地方的主流的导演,现在主流的导演,代表人物是那位姓朱的导演,也是一个很浑的人。
那个环境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怎么样。
不仅导演如此,演员更厉害。而且很多人都有社团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