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问题,还请直言?”周光明好奇问道。
张启明直言道:“我们规划在工厂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但这种生产线对人才的需求比较大。
我对国内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我们这座汽车工厂第1期年产量就要达到50万台。
国内有没有足够的人才,会运用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这些人才又是否愿意到我们极光汽车工作?
对我来,说钱不是问题。
对于人才,我十分舍得给钱。
但国内的体质特殊,大多数国人还是喜欢体制内工作。”
周光明眼睛一亮,说道:“张先生考虑得很周到。
国内现在确实存在着,会运用高端设备的人才短缺情况。
完全照搬国外的自动化模式,在国内可能水土不服。
我建议采用渐进式自动化策略,关键工序自动化,装配环节保留人工,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能提供就业机会。”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汽车生产聊到工业自动化,再聊到人才培养。
周光明平时一心搞科研,对外界的关注并不多,张启明世界首富的大名他听过,实际的了解并没有多少。
没想到这位年轻的香江商人,有如此深厚的技术功底和前瞻眼光,让他刮目相看。
“周教授,启明科技计划在魔都设立汽车自动化研发中心,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担任顾问?”张启明趁机抛出橄榄枝。
他对人才有着无止境的渴求。
刚才一番交谈,他发现周光明并不是水货教授。
在自动化领域的见解,相当超前。
当即对他起了心思。
“这...”周光明听到张启明的招揽,显得有些犹豫:“学校那边可能不太容易放人。”
“不需要全职,兼职顾问即可,每年顾问费5万美元。”张启明直接挥舞起金钱大棒,爽快道:
“如果您愿意全职到我们研发中心担任负责人,我可以将年薪提高到20万美元。
研发中心需要什么设备,我都可以购买。”
周光明苦笑道:“张先生,我不得不说您给的条件实在太丰厚,难怪我那些老友和同学,都跑到你们启明科技上班。”
他承认,他被金钱打败了。
他在复旦大学担任一级教授,每个月工资也才300左右。
就算加上其他福利,比起这年薪30万美元,完全不能比。
张启明见他还是很犹豫,心中猜到多半和复旦。
这个年代,能做上教授,并且是有真才实学,还能够留在国内,多少有些家国情怀。
张启明开口道:“周教授如果顾及和复旦的关系,可以交给我来处理。
我可以出资与复旦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资助相关研究项目。
你可以以顾问身份继续挂职复旦教授,需要的时候,我们也不会阻止你回复旦指导教学。
复旦大学相关的人才,想要到我们研发中心实习,我们也非常欢迎。
每年可以多给出一些实地名额。”
“张先生,您的诚意打动了我,我非常乐意到您的自动化研发中心上班。”周光明直接表示缴械投降加入。
给的实在太多了,多到他感觉自己拒绝都对不起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