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汽车与运动》记者提问:“张先生,捷豹集团在西德大众、奔驰等中高端汽车品牌竞争下,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现在你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工厂提高产量,是不是太过于操之过急。
华夏现在汽车工业基础薄弱,大众用了7年时间,产能也不过提高到年产量5、6万台。
您现在将工厂建设这么大,市场需求量小,是否存在浪费行为呢?”
米国《汽车与驾驶员》接着提问:“张先生,您将大量汽车技术输入华夏,不担心受到八统限制制裁吗?”
“张先生……”
面对记者们提问,其中不乏刁钻问题,张启明却显得很淡定。
这么多年下来,这种场面他早就已经习惯。
脸上挂着笑容,一一为他们解答。
记者提问结束后。
奠基仪式高潮来临。
张启明和王主任等领导们共同执锹培土。
鎏金的铁锹挥动下,鞭炮齐鸣。
这一瞬间,被无数相机记录下来,成为第二天各大报纸的头版照片。
仪式结束后,张启明在众人的簇拥下参观规划展览。
精致的沙盘展示了未来工厂的全貌。
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一应俱全,还有研发中心、测试跑道和员工生活区。
“张先生规划得很周全啊。”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张启明闻言转身,看到一位五十多岁、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
王主任连忙介绍:“这位是复旦大学的周光明周教授,自动化领域的专家,也是我们汽车项目顾问团的成员。”
“周教授您好。”张启明微笑着与对方握手,笑道:“你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关于工业自动化的文章,我拜读过,受益匪浅。”
:“没想到张先生业务繁忙,还关注学术期刊。”周光明露出满脸惊讶之色。
“科技是启明科技立身之本,不敢不学习。”张启明微笑道:“我们启明科技精密事业部,也有汽车专业研发课题。
也生产一些汽车相关的核心零部件。
包括汽车生产线设备,我们都有涉及。
只是才起步几年,外界并不知道罢了。”
周光明听到张启明提及启明科技精密事业部,立马点了点头。
对于启明科技这个部门,他多少知道一些,国内的不少高精密设备都有采购。
包括他所在的研发实验室,其中设备就从有启明科技采购。
国内之前的一些同学和朋友,现在有不少人也在这个事业部上班。
他多次打听过,只是启明科技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严。
只知道很厉害,但是厉害在哪里不是很清楚。
“张先生,您谦虚了!”周光明微笑道:“启明科技高精密事业部生产的设备,可是排在全球前20名以内。
而且还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这份实力实在是让人敬畏。”
“周教授,夸赞了!”张启明听到周光明夸赞,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笑道:
“我们启明科技在高精密设备研发领域,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多像您这样的前辈请教才对。”
“说请教太过了,应该是相互探讨学习才对。”周光明大笑道。
张启明借着这话,顺势道:“正好有个问题想请教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