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一些事务(2 / 2)

“阿兄死后,妾的侄女羊颜一直由阿父抚养,现年十五,不如带来让你和小妹瞧瞧。”

夏侯献有些意动。

外戚势力虽然坐大了是一种威胁,但却无法忽略它的助力。

太子不是自己这样的马上天子,有威望整合各方势力,他的执政前期必然是要借力的。

倘若外戚实力太弱,或者压根没脑子,譬如杨骏那般,那就完了。

泰山羊氏底蕴不错,且不似司马氏那般庞然大物,而羊祜的才能和人品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倒是不用去抽盲盒了。

念及于此,夏侯献点点头:“可以做个备选。这样吧,你与元姬有空多张罗张罗,可请公卿百官女眷一同游艺。”

“好。”王元姬满口答应。

.............

过了几日,卫瓘来到东堂。

“坐着说吧。”夏侯献抬手,吩咐内侍送上一张蒲团。

卫瓘施礼后,入座,很快进入正题:

“拓跋鲜卑大部居于长川(今内蒙古兴和县附近),不过别看他们号称二十万众,其核心势力不过两三万而已,其余的皆是归附部落。”

“臣从幽州刺史部得到一些情报,拓跋鲜卑内部很杂,不仅有鲜卑,还有匈奴后裔、另外还有几支乌桓外加各种杂胡。”

夏侯献目不转睛,捋着胡须。

说白了,这还是个部落联合体,相当原始。

这种政体,虽然没有入主中原的能力,但却是不可不防的边患。

人家动不动就控弦二十万,你怕不怕?

其实草原民族总能“爆兵”,跟气候有极大关系。

汉末到唐初这数百年,是一个小冰期。

或许在中原感受不到太大变化,但对草原来说,一场白灾可能就会毁灭一个部落。

于是在辽阔的北境,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回迁徙,迁徙到拓跋鲜卑的地盘,那就打一架。

打不过,就成了人家的牧奴。

而在战时,则抽调精壮。

对于目前的现状,卫瓘不建议公开对立,他说道:

“陛下若想解决边患,不能操之过急,胡人内部一盘散沙,拓跋力微今年八十岁了,等他一死,必是一场腥风血雨。”

夏侯献认为有道理。

虽说拓跋鲜卑近来的行为顶多是在边境线上蹭蹭,并未动真格。

但魏国要是想解决后患,此时也是理由动武的,毕竟南匈奴是我小弟,我帮小弟出头是应该的。

然而夏侯献经过深思熟虑后,发觉对付这种程度的游牧政权,兴师动众是最不划算的。

一举捣了人家巢穴,确实能彰显一下大国之威,但代价呢?

单拿并州来说,待大军南归后,留给并州百姓的,肯定是一地鸡毛。

看到天子凝眉不语,卫瓘觉得应该多给天子一个选择。

万一天子是个急性子,不想等呢?

又万一拓跋力微这老东西,还能再活二十年呢?

“陛下。”

“讲。”

“或可效仿韩龙、轲比能故事。”

夏侯献眼睛一亮,你别说,对付这种部落制的草原政权,刺杀是最节省成本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别提是否光明磊落,比起黎庶和将士的性命来讲,这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