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察觉到李敬神色不对。
他试图用自己的信心去感染对方:“末将相信,以李帅您的才能,必能洞察战机,指挥若定!”
“楚军虽强,但也绝非无懈可击!只要我们坚守下去,未必不能等到转机!请您务必振作!”
然而,李敬却只是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苦涩到极点的笑容,那笑容比哭还要难看。
“军神?百战百胜?”
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曾经让他无比荣耀的词汇,如今听来却充满了讽刺。
“高将军,你不必安慰老夫了。”
“不知为何,老夫这心中总是忐忑难安,这种感觉,以往从未有过。”
他抬起手,无力地按在自己的胸口,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与自责:
“此战,关系太过重大,关乎国祚延续,关乎亿万黎民生死。”
“陛下将举国精锐,将大唐的国运,尽数托付于老夫之手,这份信任,重于泰山啊!”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一旦……一旦出了差池,导致满盘皆输,老夫万死难辞其咎!有何颜面再见陛下,再见大唐父老?”
这发自肺腑的沉重之言,道出了他内心最大的恐惧。
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那足以压垮任何人的、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责任。
这份责任,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显得如此沉重,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高仙芝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李敬那布满血丝的双眼中深藏的疲惫与近乎绝望的沉重,所有安慰的话语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知道,此刻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他也只能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默默地站在一旁。
帐内,再次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两位大唐的擎天之柱,相对无言,唯有帐外寒风呼啸,以及远处隐隐传来的、为明日死亡盛宴做准备的劳作之声。
楚军究竟是否会如常发动攻击?
李敬的忐忑预感是否会成真?
大唐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这一切的答案,都沉沉地压在这寒冷的夜色之中,等待着被黎明的曙光,亦或是战争的烽火,残酷地揭开。
与此同时。
夜色已深,镇南关行宫深处,专为帝妃设置的寝殿内却依旧亮着温暖的灯火。
楚宁已卸下戎装,换上了一身宽松的常服,正与冯木兰低声交谈着明日决战的细节,眉宇间虽有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大局在握的从容。
连日征战,难得片刻安宁,冯木兰也褪去了战场上的冷冽,烛光映照下,容颜更添几分柔美。
然而,这份短暂的宁静并未持续多久。
殿外,一阵沉稳却略显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紧接着,便是冯安国那熟悉而带着凝重的声音清晰地传了进来:
“陛下!臣冯安国,有紧急军情禀报!”
声音透过厚重的殿门,瞬间打破了室内的温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