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微微前倾身体,声音带着一丝蛊惑与最后的希望:“而我们,则要像最有耐心的猎人,缩在堡垒之中,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等待楚军久攻疲惫、露出破绽的那一刻!等待或许可能出现的转机!”
“哪怕只有一丝可能,只要机会出现,便是我军挥戈反击,扭转乾坤之时!”
“诸位!”
李敬最后沉声道:“此战,关乎国运,关乎我等身后之名,更关乎这二十五万将士的生死!”
“望尔等摒弃杂念,戮力同心,各司其职,严格执行本帅之令!”
“将这大营,变成楚军的血肉磨坊,将他们高昂的士气,一点一点地磨光!唯有如此,我们才有一线生机!”
“末将遵令!”
这一次,帐内响起了整齐划一,却带着悲壮意味的回应。
尽管前路黯淡,但李敬毕竟在绝境中指明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坚守,等待。
这总比在沉默中绝望地等待毁灭要好。
众将领命,匆匆退出帅帐,奔赴各自的防区。
夜色深沉,唐军大营却如同苏醒的巨兽,开始了决战前最后的,也是最为悲壮的准备工作——收缩防线,挖掘壕沟,布置陷阱。
所有人都明白,明日,这里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血雨腥风。
而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变成一颗最坚硬的钉子,死死钉在这片土地上,直到最后一刻。
李敬的命令如同在死寂的潭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
虽然未能激起欢呼与斗志的浪花,却也让原本茫然无措的唐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找到了一个明确,。
战争绝望的方向,开始以一种悲壮而压抑的节奏,轰然运转起来。
夜色,成为了他们最后的掩护,也是他们与死神赛跑的唯一依仗。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那些驻扎在主营外围,如同触角般延伸出去的卫星营垒和前沿哨站。
命令传来,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有冰冷的“立即”二字。
这些营垒中的唐军士兵,大多是在此前战斗中受损较重或作为预警存在的部队。
他们沉默地、迅速地收拾着行装,拆解着还能带走的军械,脸上带着一种被抛弃的落寞与对未知命运的恐惧。
火光下,可以看到一队队士兵默默地撤离他们驻守了可能数月之久的阵地。
身后留下的,是空荡荡的营帐、来不及完全拆除的栅栏,以及一堆堆为了轻装而不得不忍痛焚毁的冗余物资。
黑烟在夜空中升起,如同为这支大军奏响的悲凉序曲。
他们汇入主干道,向着灯火通明、但也如同巨兽般吞噬一切的主营核心区域退去。
这个过程充满了压抑,没有人高声喧哗,只有沉重的脚步声、车轮的吱呀声以及军官低沉的催促声。
李敬的策略很明确——放弃所有不必要的枝节,将全部力量收拢,攥成一个尽可能坚硬的拳头,哪怕这意味着战略纵深的丧失和活动空间的急剧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