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帅帐内。
那些平日里高谈阔论、引经据典的参军、幕僚们,此刻更是恨不得将自己缩进地缝里去。
他们比谁都清楚此战的重要性——这已不仅仅是一场边境战役的胜负,而是关乎大唐国运的终极决战!
若是他们此刻献上计策,一旦战败,那么他们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者,更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在史书上留下“纸上谈兵”、“误国庸才”的万世骂名,遗臭万年!
这个责任,太沉重了,沉重到没有任何人敢轻易背负。
他们宁愿保持沉默,任由主帅独断,也不愿去碰那足以压垮他们灵魂和身后名的千斤重担。
时间,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烛火噼啪作响,帐外的寒风呜咽着掠过,更反衬出帐内这死寂的可怕。
每一息都显得无比漫长,无比煎熬。
李敬的目光从一张张或躲闪、或麻木、或绝望的脸上扫过,他看到的不是勇气和智慧,而是被巨大压力和绝望前景所摧垮的斗志。
他心中最后的一丝期望,也在这无边无际的沉默中,一点一点地冷却、沉沦。
最终,他几不可闻地轻轻叹息了一声,那叹息声微不可察,却仿佛抽走了他全身的力气。
他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
“既然诸位暂无良策……”
李敬的声音重新响起,带着一种认命般的平静,也带着主帅在绝境中必须独断的决绝。
“那么,便由本帅,来部署明日之战吧。”
他必须独自扛起这注定艰难无比的重担。
为大唐,也为这帐内所有沉默的人,寻一条或许渺茫,但必须去走的生路。
帅帐内的沉默,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没了最后一丝希望的火星。
李敬的目光从那一张张低垂的、写满了沉重与茫然的脸庞上缓缓移开,心中最后一点期待同僚能提出奇策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那空气仿佛都带着铁锈般的苦涩味道。
作为主帅,在所有人都选择沉默的时刻,他必须站出来,扛起这摇摇欲坠的危局。
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他也必须带领这支大军走下去。
他脸上的疲惫与失望迅速敛去,重新被一种坚毅如铁的神情所取代。
他缓缓站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那幅巨大的军营布局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营垒核心区域的位置。
他的声音不再带有询问,而是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如同出鞘的利剑,划破了令人窒息的死寂:
“既然诸位暂无破敌良策,那么,便依本帅之令行事!”
帐内所有将领,无论是心如死灰的王忠嗣,还是暗自庆幸未被迫问的高仙芝,亦或是心怀忐忑的突兀金等人,闻声皆是一震。
他们下意识地挺直了身躯,目光聚焦于李敬身上,等待着他在这绝境中划下的道路。
“楚军势大,兵力远超我军,更兼士气正盛,锋芒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