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天的事情,房玄龄今天原本是不想发表什么意见的。
但现在皇上主动问话,不说是不可能的了。
房玄龄走出人群,道:“陛下,事情已经发生了,掩盖不了,也否认不了。若是妄图掩盖、否认,怕只是掩耳盗铃罢了!”
众人大惊,房玄龄说话真大胆呀!
李世民微微皱眉,房玄龄的意思是不同意否认朝廷的过错。
若是不否认该如何?难道要让朝廷同意做错了?
魏征再次站出来,道:“陛下,臣赞同左仆射的想法!”
“哦?说来听听。”李世民问道。
房玄龄和魏征都是重臣,政务经验丰富,能力不弱。
二人现在意见一致,应该是有什么不一样的思路。
“陛下,此事已经登载在了报纸上,我们再去否认辩解,也无法根除负面影响。”魏征开口说道。
李世民点点头,报纸上的内容是事实,而且没有掺一点虚假。
秦王那边的宣传能力比朝廷要强多了,朝廷若是否认此事,将会给到秦王反击的机会。
“陛下,臣建议我们承认是朝廷的过错,然后进行弥补。
承认错误的时候,不能将所有错误揽在朝廷身上,各州官员也要承担一部分……”魏征进行了一番详细讲解。
在场众人听得连连点头,这样做也能给朝廷稍微留一些体面。
“承认错误这件事可以登载在报纸之上,可以大唐日报更加有信服力。”魏征又补充了一句。
李世民静静思索,魏征所言倒也有些道理。
江南道世家反派,朝廷肯定是有撇不开的关系的。
所以必须要承担过错,但不能承担所有,要让百姓们觉得朝廷责任不大,主要是各州官员以及世家的过错。
将此事公布在大唐日报上,的确可以让报纸更有信服力。
之前因为褚遂良、许敬宗的原因,导致大唐日报信服力大大降低,虽然魏征挽回了一些,但还不够。
现在是彻底挽回信服力的好机会。
反正这件事已经被九洲日报传了出去,也不怕再宣传了。
“嗯,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交给侍中大人处理吧。”李世民说道。
原本朝会要讨论赏赐秦王的事,如今因为九洲日报,朝会话题转移。
李世民也没心情再去讨论封赏的事情,他要回去静静,理一理思路。
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李世民思路慢慢清晰。
幸好今天马周、魏征他们提出了正确的办法,不然自己可能就要做出错误决断了。
江南道世家叛乱是事实,不能否认。海瑞和包拯他们做得很好,不能让他们背锅,否则以后谁还敢为朝廷卖命。
“宣海瑞、包拯觐见。”李世民对门外的张阿难说道。
……
海瑞与包拯二人此刻正在一起聊天,今天朝堂上的事,主公早就预料到了,真是神了!
“主公说借此机会,以退为进,让皇上和大臣们彻底肯定咱们在江南道立下的功劳,到时皇上对咱们封赏的官职会更高。”海瑞面带微笑的说道。
包拯道:“今天大臣们说要找人来顶罪,你站出来之后,皇上没有说话,显然是支持这个决定的。
现在皇上又改了主意,事后想起这件事情,肯定心有愧疚,定会着重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