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礼部选定的吉时便到了。
随着正安之乐,进入一个新的节奏,隆隆鼓声,伴随着清脆的击罄之声。
恢弘庄严,肃穆堂堂。
琼林宴开始了。
新科进士们,在礼部尚书王存的引领下,从琼林苑的回廊,鱼贯而行,来到御座所在的殿堂前。
“臣等恭祝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在王存的引领下,数百名进士,集体跪拜着,端坐在御座上的官家。
数百人的声音,在琼林苑内外回荡,很有精神。
赵煦端坐在御座上,居高临下看着这些新科进士。
已释褐换上了崭新的公服的官员。
大宋朝的新血!
和上个月,在崇政殿的传胪典礼上,所见的情况已是截然不同。
当时的进士们,整体是青涩的,懵懂的、紧张的。
他们彼此之间也不熟悉,大部分人对于礼仪、制度也很陌生。
殿堂上,还需要礼官一一亲自引导。
但在现在,经过了在期集局一个月的磨合与学习。
他们都已飞速成长成为了一位合格的封建主义官僚战士。
成为大宋王朝统治集团的一员!
他们对于体制,对于礼法,对于姿态,都已经熟悉。
数百人,在御前竟似标兵一般,严丝合缝的完成了觐见的礼仪。
为首的状元(班首)石公弼,甚至还在赵煦面前,跳起了祝贺的舞蹈。
仪态和表情,几可和王存比肩!
只能,大宋不愧是巅峰的士大夫文官王朝。
论起对官僚的驯化和调教,领先世界一千年——新科进士集体进入期集局,由国家公款安排吃喝玩乐,并彼此熟悉,互相了解,这样的制度,在西方还要过一千年。
直到带英殖民印度,为了方便统治散乱的印度次大陆,带英在印度创立各级公务员考试,其中最顶级的公务员,叫做国家公务员,其考试叫国家公务员考试(upsc)。
这一制度,直接被后来独立的印度所继承。
赵煦在现代,就认识一个印度国家公务员。
那是真正的天龙人!
只要考上,就注定飞黄腾达!
据其所言——整个印度,一共才七千个国家公务员的位置。
是现代印度真正的婆罗门!人上人!
而每一年,通过UPSC考试的国家公务员,在考试通过后,都会集中前往印度政府为他们专门准备的印度国家行政学院进行学习。
而在那个国家行政学院内所谓的学习,其实就是在印度国家聘请的各种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各种上流社会的礼仪、仪态。
同时,让这些新的统治阶级,在一个封闭固定的地方,互相熟悉,培养战友情谊。
等到毕业的那一天,基本上,这些新的统治阶级,就都已经成为了异父异母的兄弟手足。
彼此之间,遇到事情,都会互帮互助。
赵煦听完对方的介绍后就乐了——所谓的UPSC,不就是相当于一个要求更严格、更科学的大宋科举吗?
而考试通过后,前往国家行政学院学习的制度,不就和大宋朝在科举后,安排新科进士在期集局学习、生活一样吗?
想着这些,赵煦忽然愣住了。
他看向,在殿堂之前,那密密麻麻的伏跪于地的七百多名新科进士们。
神情恍惚中,赵煦仿佛又看到了他的那个印度朋友。
对方神情淡雅,面带微笑,可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他在和赵煦的交往和交流中,总是不疾不徐,恰如谦谦君子。
没有任何刻板印象中的印度人的那些陋习。
相反,其学识渊博,谈吐不俗,对于国际形势、经济、外交,都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甚至会写中国的草书,还写的不错!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赵煦受其邀请前往印度旅行的时候。
亲眼看到了他是如何冷酷的处置,在其辖区内‘闹事’的刁民后。
赵煦对其的君子滤镜碎了一地。
但他本人,对此却毫无所感。
一切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此时此刻,那个现代的印度朋友,那已经模糊的形象,与在殿堂前的那些匍匐于地的新科进士们的身影重迭在一起。
这让赵煦吁出了一口气。
旋即,他就自嘲的笑了起来:“这些人,如何与那位朋友比?”
人家,可是从录取率十万分之一都不到的UPSC考试中上岸的顶级精英!
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科学、政治、逻辑,都是顶级的人杰!
虽然会贪赃枉法,尽管会草菅人命。
但人家是真的懂治理,也真的懂政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