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臣妹私下认为,驸马的话也并非全无道理,立皇后的确需要谨慎,三天时间太过仓促。
而且陛下龙体欠安,实在不宜大婚。
当然,这都是驸马的良言相劝,听不听最终还是由陛下自行决定。”
辽仁宗轻哼一声,说道:“朕刚才宣布的,就是朕的最终决定,此乃圣旨。”
随后他将目光投向宰相萧斡里剌,说道:“这件事就交由宰相你来操办,物色到合适人选之后,直接报给朕裁决。
另外,大婚要在确定人选后的三日内举行,不得延误。”
萧斡里剌心里咯噔一下。
他原本见皇帝神采奕奕地上朝,还真以为皇帝已经彻底康复了。
可这实在太过匪夷所思——多位太医都断定皇帝活不过一两个月,说明皇帝早已病入膏肓。
如今他突然能亲自上朝,而且看上去康复得不错,但从皇帝急于立皇后、让皇后来抚养皇子这件事来看,皇帝其实深知自已的身体已经扛不住了。
他是想尽快把这件事敲定,避免江山落入妹妹手中,甚至可能危及到自已儿子的性命。
短短三天就要完成大婚、册立皇后,实则是要尽快确立摄政王,让皇后将来临朝称制。
从这般急切的安排来看,皇帝辽仁宗的身体显然没有真正康复。
于是他立刻上前躬身施礼,说道:“臣遵旨!臣定当尽快确定皇后人选,禀报陛下审定后,立刻组织册立皇后的大典。”
这次长公主没有出面干预,只是在一旁阴沉着脸,眼珠不停转动,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随后辽仁宗又颁布了几项人事任免调整,但都没有触动长公主的党羽,调整的岗位也不算太过敏感。
他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再次向朝臣强调自已依旧是辽朝的皇帝,是最高主宰,是决定一切的君王,但他并不想在这个时候与长公主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所以尽管他很想撤换掉妹妹的那些党羽,却不能这么做——那样一来,很可能会逼着妹妹和妹夫动用极端手段,整个王朝将陷入动荡之中。
宣布完人事任免之后,他望向宰相萧斡里剌,微笑着说道:“如果朕记得没错的话,你的寿诞很快就到了。
正好今天朕心情不错,便到你府上讨杯酒喝,先行为你祝寿,不知老宰相是否愿意?”
其实距离萧斡里剌的生日还有好几个月,皇帝这么说显然是个借口,肯定是想借去宰相府的机会,单独跟宰相商议一些事情。
萧斡里剌是个精明人,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他立刻赔着笑脸,点头说道:“陛下愿意赏脸光临,老臣感激不尽,哪有不愿意的道理?”
辽仁宗随即站起身来,说道:“那好,今天早朝就到此为止,朕要去宰相家做客了。”
就在这时,枢密使萧查剌阿不迈步出列,说道:“陛下请稍候,臣还有要事禀报。”
这位枢密使缺了一条腿。
当年天寒地冻,他率兵出征讨伐金朝,却在大漠被极端严寒困在了路上,若不是大宋出兵救援,他们全军都将覆没。
即便如此,救回来之后,他的一条腿还是因为冻伤严重被截肢,成了瘸子,后来大宋的能工巧匠为他定做了一只假腿。
虽然他走路姿势难看,但依旧能正常行走,甚至能骑马射箭。
他是耶律大石的忠实部将,和萧斡里剌一样,是当年辽朝灭亡后,跟随耶律大石一路逃到中亚、建立西辽的元老之一。
他忠于耶律大石,也忠于耶律大石的儿子、如今的辽仁宗。
之前辽仁宗病危,他一直忧心忡忡,如今看到辽仁宗神采奕奕地重新上朝,还直接与自封摄政王的长公主对峙,心里不禁乐开了花。
眼看皇帝要宣布退朝、前往宰相府,他急忙站出来要禀报正事——这件事耽误不得,而且他也不愿意让长公主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