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的1995小农庄 > 第868章 带虎春猎

第868章 带虎春猎(1 / 2)

晚饭后,王素素带着三个娃娃早早歇下。

陈凌却没闲着,他提了手电筒,带着黑娃和小金,往村东头的大棚走去。

开春后气温回升快,那两个用于越冬的大棚就显得有些闷热了。

里面养着的大雁,是时候让它们出来适应适应外面的环境了。

大棚里,温度明显比外面高不少,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禽类特有的、混合着干草和粪便的气味。

十几只灰褐色的大雁正挤在角落的草窝里,见到灯光和陈凌进来,发出“嘎嘎”的惊叫,显得有些不安。

它们整个冬天都待在这温暖但闭塞的环境里,突然的灯光和人影让它们警惕起来。

“别怕,别怕,带你们出去透透气。”

陈凌轻声说着,目光扫过草窝,里面果然散落着二十来个比鸭蛋略大的雁蛋,壳上带着浅褐色的斑点。

他小心地将雁蛋一一捡起,放进带来的竹篮里,用干草垫好。

这些蛋是开春前大雁们下的,在相对恒温的大棚里,它们误以为春天持续,下蛋也比野外早了不少。

“得,这些蛋交给山猫去孵吧,他孵小鸡有经验,孵大雁应该也差不多。”

陈凌提着篮子走出大棚,深深吸了口夜晚清凉的空气。

就带着两狗回家。

第二天一早,陈凌就把一篮子雁蛋给山猫送了过去。

山猫正在他那小院里喂狗,见到雁蛋,眼睛一亮:“哟!大雁蛋!这可是好东西!”

“这玩意儿就是得人孵化,成活率才高呢!”

他搓着手,一脸兴奋,对于孵化这种事,他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嗯,你看着弄,温度湿度啥的,跟孵小鸡差不多,就是时间可能长点。”

陈凌把篮子递给他:“大棚我准备揭了,天暖和了,用不上了。”

“成!交给我吧!”

山猫宝贝似的接过篮子。

又说:“不过大棚那边我可帮不上你的忙了哈,家里这娃闹的,根本离不开人。”

“理解,理解,大棚那边没多少要弄的。”

陈凌笑着拍拍他肩膀,他家娃是真的难搞,一个娃闹起来,全家人得伺候,太能折腾人了。

从山猫家出来,陈凌直接去了大棚那边。

王立献和王聚胜已经扛着铁锹锹和耙子等在那里了。

棚顶的茅草披和塑料布经过一冬的风雪,颜色有些发暗,边角被风吹得微微卷起。

“富贵,来了?这俩棚咋弄?草披子全揭了?”王聚胜扯着嗓门问。

“嗯,全揭了!塑料布也卷起来,收拾利索,明年冬天再用。”陈凌点点头。

三人说干就干。

王立献和王聚胜爬上棚顶,先用铁叉把覆盖的厚厚茅草一层层挑下来。

陈凌在后还能当饲料或者引火用。

茅草卸完,露出了底下蒙着的白色塑料薄膜。

“嘿,这棚里捂了一冬,味儿可真冲!”

王聚胜掀开一角塑料布,一股混合着禽类羽毛、干草和淡淡粪便味的温热气息扑面而来。

大棚里,那群过度冬的大雁正挤在一起,睡得正香。

突然见到光线和人影,顿时一阵骚动,“嘎嘎”的惊叫声响成一片,扑棱着翅膀往角落里缩。

它们早已习惯了棚内温暖安稳的环境,把这当成了固定的家。

“慢点慢点,别惊着它们!”

陈凌示意两人动作轻些。

王聚胜小心地用刀划开捆绑的绳子,和王立献一起,慢慢把整块大塑料布卷起来,捆好。

随着覆盖物被清除,两个大棚骨架露了出来,阳光毫无遮挡地照射进去,里面的温度似乎瞬间就与外界同步了。

原先那种闷热潮湿的感觉一扫而空。

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进来,照亮了棚内每一个角落。

大雁们起初有些惊慌,但很快适应了光线,试探着走到阳光下,伸长脖子,好奇地张望着外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起初有些惊慌,挤在一起“嘎嘎”叫。

但很快,它们似乎感受到了外界熟悉的气息,试探着迈动脚蹼,摇摇摆摆地走出大棚的门槛,来到了麦田里。

它们好奇地东张西望,用扁嘴啄啄地上的土块,又仰头看看湛蓝的天空,发出欢快的鸣叫,仿佛在庆祝终于不用坐牢了。

很快,它们就发现了不远处的大堰塘和塘边的绕村小河。

于是成群结队、步伐蹒跚却又迫不及待地向着水边进发,“噗通噗通”地跳下水。

畅快地游弋、梳洗起来,溅起阵阵水花。

陈凌也不驱赶它们,任由它们到处撒欢玩耍。

这些大雁早已经通人性,认得家和主人,离驯化已经不远了。

即便放开,不剪断翅羽,也不会飞远了。

陈凌走进空荡荡的大棚,踩了踩松软的地面:“好了,这下敞亮了。等过两天翻翻地,看看种点啥好。”

忙活完大棚,已是晌午。

陈凌说是不管那些大雁,放开任由它们玩耍,实际上还是喂了些东西的。

大雁所在的,是比较大的蔬菜大棚,鱼菜共生的那个。

里面的蔬菜水草它们吃腻了。

陈凌就从洞天捞了一些喂给它们,它们吃得很欢实。

陈凌估摸着,要是明年冬天,就不用住暖棚了,它们也不会跟着气候的变化,飞走掉的。

……

回到农庄,吃过晌午饭。

陈凌正准备把大棚里的蜂箱也搬出来鼓捣鼓捣。

刚到了大棚这里就看到支书王来顺背着手,溜溜达达地走了过来。

“富贵,忙着呐?”

王来顺笑眯眯地打招呼,目光扫过已经光秃秃的大棚:“这棚揭了,地里的麦子你打算啥时候追肥?俺看别家都开始动手了,你这……好像还没动静?”

陈凌家的麦地,就在农庄旁边,绿油油的长势极好,甚至比村里精心伺候的麦苗还要茁壮几分。

陈凌闻言笑了笑,掏出烟递给王来顺一支:“五叔,我不急。我这地底子肥,年前雪水又足,眼下看着还行,等过两天再说吧。”

王来顺接过烟,凑着陈凌的火点上,吸了一口,咂咂咂咂嘴:“也是,你这地肥的很,种啥都疯长,不按常理来。”

“不过该忙活还得忙活,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嘛。”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对了,俺跟你说个正事。咱们村小学翻修扩建的事儿,有眉目了!”

“哦?快说说!”

陈凌来了兴趣。

王来顺脸上笑开了花:“托你的福!上次这里玩的那些个港岛明星,还有湾岛来的那个老教授们,回去后都给咱们捐了款!数额不小哩!”

“县里也重视,给拨了部分款项,都不用咱们村里集资,钱就绰绰有余了!”

“过了这个月,咱们就动工,听县里说,要扩建一下现在的学校,起一座二层的新教学楼!”

“还要硬化操场,添置新桌椅!”

“好家伙,这次下本了啊,这可是大好事!”

陈凌一听,真心为村里的娃娃们高兴:“什么时候动工?需要咱干啥,五叔你尽管开口!”

“快了快了,听说图纸都差不多了,就这几天的事。”

王来顺拍拍陈凌的肩膀:“知道你是大老板,大忙人,不用你干啥重活。”

“就是开工那天,你来露个面,给大家鼓鼓劲。”

“另外……要是方便,工地上工人的伙食,你看能不能像去年建养殖场那样,帮忙张罗张罗?”

“你烧饭好吃,总能弄些大伙喜欢的新花样。”

“大家吃得好,干活才有力气!”

陈凌爽快应下:“这没问题!肉啊菜啊,我家出!到时候让我聚胜哥他们支起大锅,保证让大家吃得香,干得欢!”